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54节

      果不其然。
    真的是关于电磁弹射器的消息。
    大概是受限于通讯方式,杨院士并没有在邮件里说太多,只是告诉叶千盈,他们的最终成果,已经通过了三千次弹射的质量考验,迄今为止,成为世界上仅此一家、别无分号的成熟电磁弹射技术。
    现在,成熟的电磁弹射器已经被全面投入研发计划,预计在不久之后,电磁弹射就能够替换传统的蒸汽式弹射,全面覆盖几艘航母的使用了。
    在邮件的最后,杨院士还对叶千盈发出了邀请。
    理论上,在航母的所有蒸汽弹射器被更换为电磁弹射那一天,杨院士是要受邀到场剪彩的。
    所以,杨院士很和蔼地询问叶千盈:这一次的电磁弹射器和叶千盈提出的设想息息相关,所以她想不想上航母看看?
    叶千盈:“!!!”
    幸好这两年来她在几个院士中间辗转学习,已经锻炼出了一副强大的心脏。
    不然这工夫可能已经忍不住蹦起来了。
    什么能够被称为叶千盈的浪漫?
    就在过去的一秒钟里,流星雨和玫瑰花可能也算。但从现在的这一刻起,飞机和航母就是她矢志不渝的浪漫!
    情难自禁之下,叶千盈忍不住跟系统分享自己此时的快乐。
    “一个成功的人生,就是能够晚上在east仪器面前睡去,早晨醒来回顾昨天的铁基超导报告,中午吃饭的时候过一遍拓扑绝缘体相关,然后下午坐着飞机,直接去往航空母舰。”
    系统看在宿主此时格外快乐的份上,故而没有多说什么。
    要是叶千盈让它放开胆量的吐槽,那系统就实在是有话说了——您关于成功人生的制定标准,就很他娘的离谱。
    宿主您自己不觉得吗?这简直比计算普遍大众工资的时候,不取大众工资的中位数,而取百姓工资的平均值还要过分啊!
    按照宿主您这个评价标准,那岂不是连“和马*平均,我每个月挣几个亿”都做不到了吗?!
    对于杨院士的问题,叶千盈当然就只有“同意”两个字才能敞抒胸臆。
    杨院士的消息回得很快,他告知叶千盈,到时候会有人过去接她。
    ——————————————
    在军工方向硕果累累、凝聚态物理的超导方向捷报频出、每天晚上打一次的核物理副本亦稳步前进的时候,叶千盈的数学也从未缺席。
    物理、信息、生物工程……这些学科都有偏于实用的方向。只要想做,就能和叶千盈一样,扎进相关的行业里,埋头干上一番大事。
    相对而言,数学就更偏重于理论。
    单以b大的数学院为例,b大数学院一共分为四个系,除了数学系是做纯粹的数学研究之外,无论是概率统计、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还是金融数学,无一不需要和其他的科目搭边,才能展示出其相应的实用性。
    从这个角度看,数学仿佛“很不实用”。
    但是,在实际的科研中,数学却是理科之父。
    一个研究者手握纯数,可能感觉自己干不了什么,但是倘若他没有纯数,那一定是什么都干不成的。
    就连爱因斯坦研究相对论的时候,都因为自己无法负责起物理中相关的数学知识,所以不得不屡屡向数学家们寻求帮助——譬如闵科夫斯基、格罗斯曼、希尔伯特……
    对于叶千盈来说,如果物理是她通往大国重器所要搭上的阶梯,那么,数学显然就是她的根基。
    即使已经取得了现在这样,以她的年纪几乎无法企及的成就,叶千盈也从未沉醉在成功的喜悦里不可自拔。
    她没有一天忘记过数学。
    只不过,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研究内容之下,叶千盈对数学的研究不得不被分割成一个个小块。
    她可能见缝插针的在茶水间里,从裤兜里掏出来一张折叠好的数学思路,也可能在会议开始前的一小段空暇里,自己掏出整理的文件夹看看那些碎片化的思路。
    要让系统来评价,它不得不说,叶千盈在数学研究上争分夺秒的功力,比她在写情书上利用时间的效率和动力都要高多了。
    由此可见,当对象决定和叶千盈谈恋爱并且终身不跑时,对象常有,而数学思路不常有矣。
    叶千盈对这件事的观点更简单:“数学研究嘛,有点条件就可以研究。”
    至于什么是条件?条件就是长了脑子。
    就像叶千盈一直开玩笑讲的那样,反正研究纯数也不怎么花钱。
    ……
    这半年来,叶千盈的研究一直围绕着冰雹猜想打转。
    冰雹猜想看,又名角谷猜想,属于世界七大数学难题之一。“冰雹猜想”这个冷冽的别号,与它像冰雹一样,把数字在云层中来回起伏,又最终落下归一的特性相关。
    至于它的原名“角谷猜想”……这倒不是因为这个猜想和角抵或者谷子有什么关联,只因为当初提出这个数学问题的r国人,他就姓角谷= =
    至于冰雹猜想的内容,理解起来也相当简单。只要一个人上过小学,学过最基本的加减乘除知识,就完全可以自己尝试:
    一个正整数x,如果其是偶数就除2,如果其是奇数就乘3再加1,反复重复上述过程,最后得到的结果总会是1。
    随便拿一个数字,像是以24为例:它会经过24—12—6—3—10—5—16—8—4—2—1这十个过程,最终又回归于1。
    当前的学术界研究认为,所有小于7x10^11的正整数,除了1、2、4、8这几个特殊数字之外,其余的数,无论它究竟是是大是小,最后都要经历16—8—4—2—1这不可避免的四步,最终将数字化为1。
    叶千盈对于这种仿佛不可证明的数字问题,一向都很有兴趣。当初解决回文数猜想的时候是这样,现在对角谷猜想跃跃欲试,也同样是这样。
    而且,就像是沈瀚音在几何上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一样,叶千盈在代数方面的敏感程度,也一样要令人侧目。
    时至今日,她尚且没能证明这个已经质问住整个世界四十多年的问题。
    但在借助了ai的帮助后,叶千盈有了一个新的思路。
    这个进一步的猜想被叶千盈写进了她最新的一篇论文里,此时,关于角谷问题的阐述,已经比当前整个数学界研究这个问题的学者,都要更进一步。
    三个月前,叶千盈把论文投给了《inventiones mathematicae》。
    ——《数学新进展》,这是数学界四大顶级期刊之一。
    第一百五十三章
    《inventiones mathematicae》的审稿期一般在三个月左右。但官方给出的审稿期虽然是三个月, 落在实际执行上,其实很可能再延长一些。
    所以如果有论文投稿《inventiones mathematicae》,作者们在联系编辑探问进度的同时,一般都会默契地等上四个月。
    一份期刊稿件投到了编辑部的邮箱后, 会有编辑分拣稿件类型, 从格式、内容、篇幅等角度对其进行衡量, 确定它是否值得进入下一个环节。如果不能的话, 那这份邮件就会被放在一边,从此杳无音信。
    在整个稿件的审理流程中,这一部分的筛选, 是最为基础也最为繁琐的。
    作为数学界的四大天王, 《inventiones mathematicae》的名声在内行人心里相当响亮。
    能在《inventiones mathematicae》上发一篇论文, 其性质基本等同于高级合伙人的offer、修仙小说中的证道, 如果发表论文的作者是某学校数学院的教授, 这事儿都值得在学院官网上单独写一篇稿。
    当然, 盛名之下必有负累, 在《inventiones mathematicae》的编辑部, 他们每天收到的邮件信息量,多到令人无法想象。
    至于这些邮件里, 又多少篇能有资格被送到审稿人手里……
    那些专门分拣这类邮件的审核编辑会告诉你, 在做这份工作之前, 他们真的不知道:这世上心里没数的人怎么就那么多啊?
    一般来讲, 一份按照常规流程投稿的论文, 通常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被发到合适的审稿人手里。等审稿人证实了论文内容无误, 给出自己的建议,两个月的时间差不多就过去了。
    如此耗费三个多月,也不代表审核通过的论文就能直接刊登。
    在审稿人给出了通过意见以后, 论文往往还要再经过一轮精筛,横向对比一番,才能确定出最后的名单。
    通常到了这一步,编辑部就会邮件联系作者,给出作者关于这篇论文的修改意见。
    双方需得你来我往地改上几个来回,直到负责此事的编辑点头了,这篇论文才算成功过稿。
    叶千盈的这篇论文,就是按照这个流程老老实实地走了一遍。截止到目前为止,她的论文已经通过了审稿人的审核与编辑的复核,进入了最后的名单敲定阶段。
    下午两点钟,《inventiones mathematicae》期刊的主编按照自己的习惯,准时坐进了办公室里。
    助理给他泡了一杯咖啡,主编却没有着急喝。他打开自己的邮箱,打算看一看这一期预备刊登的文章内容。
    很快的,出于一个数学人应有的好奇,也出于从事这个职业整整十年所培养出来的敏感度,主编的目光流连在了一个简单的题目上。
    “角谷猜想的进一步猜想证明?”
    因为角谷猜想的通俗易懂,也因为它的证明难度,上个世纪末的a国数学界,甚至掀起过一阵“3x+1”热。
    在那个时候,上至数学家和教授,下至普通的数学爱好者小学生,大家都尝试着用不同的数字带入进这个奇妙的猜想里。他们心里也都抱着一点“我就是那个找出例外的幸运儿”的想法,试图自己找到一个正整数经不起角谷猜想的演算,好以击破这玄妙的数学规律。
    最终,没人能找到那个特殊的数。
    再后来,角谷猜想就成为了世界七大数学难题之一。
    下面负责审核的编辑,能让一篇标题和世界七大难题挂钩的论文过稿,其实已经在无形中说明了这篇论文的可信程度。
    不然,每年投稿给《inventiones mathematicae》编辑部,宣称自己已经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狂徒比比皆是,你看主编理他们吗?
    主编认认真真地从引言开始读起。
    “……让我看看,她的证明过程截止到9x10^24。天啊,这个作者真的确定吗?”
    主编喃喃自语,下意识端起手边的咖啡喝了一口,感觉这个说法实在有些疯狂。
    要知道,10的24次方是什么概念?
    10的13次方已经有一兆大小,不说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在数学里,那都是个巨大的数字。
    而这个作者的论文竟然表示,她把关于角谷猜想的证明推演到了10的24次方……也就是比一兆还要再多上11次方。
    不往下审视稿件的内容,只单纯地凭借这个数字来判断,主编心里就足以浮现出一个笃定的想法——
    他还不知道这个作者所写的论文质量如何。
    但他知道,这个论文作者的手里,一定有一个质量非常过硬的计算团队,没准是一台超级计算机。
    如此庞大的数据量的证明和推理,不可能是凭借人类完成的。论文的作者必定借助了计算机的建模帮助,而她的计算程序显然十分出众,不然不可能达到这种震撼级的数字效果。
    主编的表情已经不自觉地郑重起来。他扶了扶自己的眼镜,姿态端正地顺着那个论文标题往下读。
    在看到作者名字的时候,一丝熟悉的感觉在主编心头划过,可他却并没有特别在意。
    他不是非常擅长辨认亚裔的名字,那些亚裔们长长的、不同于英文拼写规律的名字,看起来好像都是一个样。
    忽略了作者的姓名,主编把大多数的精力都放在了这篇论文上。
    一篇典型的猜想性论文,从代数入手,中间部分以拓扑、矩阵和黎曼zeta函数做了理论性的阐述。论文里贴出的数据证明了主编的猜想,作者果然有一台非常好用的计算机。
    主编花费了小半个下午的时间,专门用来看这一篇论文。他跳过了不少感觉上知道成立的部分,最后得到的结果,就和审稿人给出的批语一样。
    ——这是一篇非常、非常、非常优秀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