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44

      ,唐朝社会风气开放,儒家思想只在读书人之间盛行,而一般百姓并没有受儒家礼教洗脑,也不排斥外来文化。百姓们既然都听说过,胡人的首领照惯例都要接收庶母,他们才不把大唐皇帝同样的行为当一回事!
    长孙无忌一旦明白了,百姓们并不如他生活圈中的儒士们那么古板,只有另谋对策。他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一招:好,就算市井之徒不受儒家思想影响,不介意皇后曾经服侍过先帝,他们总不能容忍一个狠毒的女人母仪天下吧!下一步,就是要把武媚娘丑化成一个毒妇,编造出她残暴凶狠的故事,传遍京城!
    武媚娘对谁下毒手的故事,会使大众信以为真呢?那就简单了,被害人当然莫过于被她扳倒的王皇后与萧淑妃啊!刚好这时候,王皇后与萧淑妃的死讯从宫中传了出来。长孙无忌就拿来利用,命令一些文人捕风捉影,加油添醋来描述武媚娘如何虐杀情敌。
    趋附长孙无忌的文人们难以凭空想像,只好参考汉朝吕太后犯下的人彘惨案,但他们唯恐全部抄袭容易惹人疑心,不得不加以变化。于是,他们减掉了吕后残害五官的部份,也不提双脚,只说武后派人砍了王皇后与萧淑妃的双手。然后,他们又从王皇后与萧淑妃的罪名“谋行鸩毒”取得灵感,说武后叫人把失去双手的王皇后与萧淑妃投入装满鸩酒的酒缸,名曰“骨醉”。
    为了增加这个恐怖故事的可信度,长孙无忌雇用的文人们还编出一小段引子,叙述皇帝有一天心血来潮,跑去冷宫探望王皇后与萧淑妃,而武后从她的情报网得知此事,唯恐敌人东山再起,才动了杀机,并且要王皇后与萧淑妃不得好死。这些文人们越编越得意,长孙无忌也很满意他们的集体创作,给了他们不少赏赐。
    结果,王皇后与萧淑妃的惨案就在长安城传开了,先是谣言,后来变成野史,以至于被唐宪宗时期的刘肃写进了笔记小说《大唐新语》。到了唐朝灭亡之后,修唐史的史官们不约而同采取了《大唐新语》的记载,又联想到吕后,就想当然尔,写下王皇后与萧淑妃四肢都被截去了。
    写于北宋的《新唐书》与《资治通鉴》两书作者对武则天有偏见,特地大肆渲染,把王皇后与萧淑妃写得几乎等于大唐版的人彘。不过,编纂于五代后晋的《旧唐书》除了“骨醉”,另有一段写到王皇后与萧淑妃的下场时,直述“武昭仪令人皆缢杀之”,等于前后矛盾。“缢杀”的原始记录出自何处,后人虽然找不到来源,但显然不外乎后晋史官所获得的唐朝史料,也就是唐高宗时代的官方说辞。
    官方说法多半虚假,但偏偏这一段大致无误,因此在当代压制住了长孙无忌制造的所有谣言。武媚娘的皇后地位并没有受到动摇。当时的官员们都相信,武媚娘刚刚当上皇后,权威尚未巩固,根本做不到随意虐杀。她要处死王皇后与萧淑妃,必须先得到皇帝首肯。既然王、萧二人的“谋行鸩毒”之罪有人证物证,皇帝判她们死罪并不意外,但皇帝不至于容许武后肆意折磨她们,武后也就不会胆敢那样做!官员们如此想着。他们之中没有人采信谣言,也没有人为此上书请求废后。长孙无忌白忙了一场。
    至于唐高宗,他根本没有如谣言所传说那样去看王皇后与萧淑妃。他总要做好人,生平最怕面对别人向他求情,怎么会去自找麻烦呢?
    同时,对于如何处置王皇后与萧淑妃,他不免有所迟疑。虽然他一向讨厌王皇后的傲气,但还没有恨到要杀她那么严重;萧淑妃则是他曾经宠幸过的女人,多少还有点旧情。不过,他最难以下决断的原因其实是,他当初被选为太子的最主要理由,既是舅舅赞不绝口的“仁孝”,他就不能自毁形象。他最担心的是,若下旨处决王皇后与萧淑妃,世人及后人会批评他无情无义!
    武后看透了唐高宗这种想法,也懂得要怎么应付。某个夜晚,她屏退左右,轻描淡写问道:“如今,臣妾身为皇后。后宫的罪犯,皇上是否让臣妾全权处理?”
    唐高宗一听,如释重负,立刻说道:“是啊!就全都交给你处理吧!”
    然而,唐高宗这么说之后,又觉得有点不对,连忙补充道:“她们俩若待在冷宫中渡过余生,倒也无妨。你说是不是?”
    “说得也是!”武后冷静回应道:“但是,王瑞不只是王瑞,她代表了太原王氏;萧金玉也不只是萧金玉,她后面有兰陵萧氏。皇上如果真想打压士族,提高皇权,只有除掉她们两人,才有杀鸡儆猴之效。”
    “啊!”唐高宗如梦初醒,称许道:“你说得对!那,那就委讬你了!”
    他仍有一点犹豫,但在此人生阶段,他最迫切的渴望,是夺回本应属于他的皇权。况且他一向因为有自卑感,倾向于自我保护,而对人比较薄情,就顾不得往日与王、萧二人的情份了。
    接下来,唐高宗亲笔写下了授权武后给王、萧二人量刑的手谕。武后凭着这份手谕,派萱儿领着太监们去送鸩酒及白绫给王、萧二人选择。霏霏看到萱儿的行动,才晓得武后要杀王、萧二人。生性善良的霏霏于心不忍,赶紧跑到武后面前,跪地求情。
    “皇后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