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
可管不了两人之间的小九九,接连训了两个人,气呼呼的老头接着把目光移向了一旁人高马大的徐肇,就要接着惩戒。
“……”
张院长张了张口,才发现自己不知道徐肇的名字,不过也正常,去年招收学子的时候他刚好在外地带着学生游学,估计是新进的学子吧。
张院长想,不知道名字也不妨碍他说教:“你,就是你,别左右看,才进学一年,你就跟着不学好,居然在非休沐日公然出书院,跟方子文一样,回去后三篇策论交上来。”
被训了个猝不及防的徐肇:“……”
“院长,”徐肇双手置于膝上,垂下眼眸,看起来十分恭敬地模样。
张院长勉强满意他的坐姿,眼睛微微眯起:“怎么,你可是不满老夫的决定。”
语气中暗含着威胁,大有徐肇一抗议辩驳,他就加作业的架势。
“我不是书院的学生,院长。”徐肇慢吞吞地回道,语气恭敬至极。
“不是书院的学生怎么了,不是书院的学生老夫就不能罚你……嗯?不是书院的学生?”
张院长吃惊的向徐肇看去,得到徐肇一个无辜的微笑。
张院长:“……”
第14章 车内的气氛一时之间很是……
车内的气氛一时之间很是寂静。
张院长脸一沉,胡子都快吹起来了,他被徐肇噎得说不出话来。
训自己的学生没有问题,可要是训导没有关系的外人身上,那就有点尴尬了,张院长沉默的盯着地上的黑白棋子,仿佛上面有什么神秘花纹一般,要把它研究个透。
张院长:……闭嘴不言jpg.
倒是邱太傅毫不客气地笑了起来,难得见到不可一世的老友吃瘪,邱太傅在一旁吃瓜吃得很快乐,连带着,他看徐肇三人也顺眼了许多。
邱太傅:都是不错的好苗子啊。
邱太傅目露慈祥。
“不是书院的学生,那怎么会往山上去呢?”邱太傅问出了关键的问题。
徐肇和方子文面面相觑,他实在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跟着方子文上来开后门的。
一个月后的山河书院考核,一个人只能有一次机会,若是一次不过,那便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进入山河书院了。
方子文当初给出的玉佩,实际上的作用,就是在考核前拿着它上门,能让书院的老师先掌眼,指出不足之处,简而言之,就是考试前的开小灶,至于有没有用,那就看个人的悟性了。
今天邱太傅出现在山河书院,作为读书人敬仰的大儒,书院所有的先生今天都会在,方子文想着趁这个机会,看看有哪位先生愿意指点一下徐肇,那就受用无穷了。
方子文是好心,几天前徐肇所反过来辩驳他的那番话,实在不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村野莽夫可以说得出来的,他一时羞愧,又有些惺惺相惜,冲动之下,就把方家子弟代表身份的玉佩送了出去。
情绪下来之后,方子文就冷静下来了,一边懊恼于自己的冲动,一边盼望着弟子试举行的日子快点到来,好教他拿回玉佩。
此次寻找沈闻弢,没想到能遇见徐肇,实在是意料之喜,思及今日的状况,方子文考虑片刻后,就将徐肇给拉上了马车。
然而徐肇压根没有半点准备,任凭他以前的学历多高,那也是上辈子的事了,这辈子,他充其量就是一个半文盲。
在书斋里已经了解过科举难度的徐肇表示,他已经做好未来五年跟科举死磕着的准备了。
当然,那意外得来的山河书院的举荐机会自然也就不能白白用掉,徐肇都已经计划好了。
然而人算总不如天算,徐肇在还没来得及看上一两本书的情况下,就要被迫上阵,内心属实有点慌张,不过面上却是不漏半分。
他示意方子文安静,然后面向邱太傅和张院长,规规矩矩的说道:“学生仰慕山河书院已久,颇为向往书院浓厚的学习氛围,此次在外偶遇沈兄和方兄二人,得知书院并不禁止外来学子进入交流学习,故而厚着脸皮请方兄捎上学生一程,好让学生目睹一下书院中的佼佼者,请教一二,免去在家闭门之久,夜郎自大的心理,请院长勿怪。”
徐肇这一番外可谓说得真诚至极,先是不着痕迹的吹捧了一下山河书院的名声,表明自己的向往之情,再解释了为什么他会跟方子文和沈闻弢一起去书院的原因,有理有据,态度不卑不亢,纵使话语中仍有许多漏洞,张院长和邱太傅也面带笑意的不予揭穿。
小辈嘛,不周到之处可以谅解。
没错,邱太傅和张院长一眼就看出了他们三之间的情况远不是徐肇说得那般简单,别的不提,就说方子文和沈闻弢为什么会在山下出现,徐肇就避开不谈,巧妙地用另一件事转移了他们两个的注意力。
虽然没有成功。
邱太傅和张院长都快成精的人了,哪里会看不出来徐肇心里那点小九九。
“无妨,有向学之心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