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0
人也以茶代酒,举杯尽饮道:“守望相助,不啻兄弟之亲!”
假期很快就过去了,三月二十五。众进士前往吏部销假。想要考取庶吉士的二甲进士开始等待朝考,不想考的则去等待吏部安排官职。
二甲进士自然是都有去处,区别只在于去处的好坏。考的好的,靠山硬的自然是富裕县城,六部肥差。落在二甲后面的寒门子弟自然是去不了什么太好的地方。三甲进士分到的地方更是穷乡僻壤,有的甚至连穷乡僻壤都分不到。
谢棠这一日起得早,桥松院的丫鬟们也很早就开始收拾东西。谢棠洗漱完换上青色官袍,束银带,佩药玉,练雀三色花锦绶,绶环为银。头戴二梁冠带,脚着乌墨靴。
今日的早膳厨房早早地就送来了,是豆腐皮包子、百花松子糕、虾饺、胡饼四色点心,雪里蕻、素炒青菜、风干鸭丝、什锦虾仁四色小菜,又有一味排骨百合汤,甚是养身。
谢棠吃饱后,接过黄鹂手中的茶水漱口。然后起身,拿着一盏琉璃灯去府门。
到了府门口,只见一驾能坐四人的大马车。马车后又有长随牵着马。牵着自己的蒙古马的正是平安。
三叔公谢迪到的早,早就把缰绳握在了手里。看见他来了,笑道:“棠哥儿,你是跟你祖父和你爹坐车,还是跟三叔公骑马?”
谢棠道:“棠还是跟三叔公骑马吧!”然后上前握住缰绳,把手里的琉璃灯交给了平安。
因今天不是大朝会,所以谢迁不用上朝。只要去衙门点卯就行,所以祖孙几人才能一起出发。
须臾,谢迁和谢正到了,谢正扶着谢迁上了车。然后对谢棠道:“棠哥儿,骑马小心点。”
谢棠笑道:“知道了,爹。你放心。”谢正为谢棠整理了一下衣领,欣慰地笑道:“去吧,棠哥儿。一切小心。”谢棠心里有点暖,又有点酸涩。他轻声道:“爹,上车吧。”
几人很快到了内城,过了午门后各自下马、下车,然后分道扬镳去各自的衙署。
谢棠到翰林院的时候康海还没来,李廷相却是已经到了。几个小吏给他们拿来了牙牌和办公用品,带着他们去各自的值房认路。
路认明白后,谢棠和李廷相见康海还没有来,遂先去拜访翰林苑的几位学士。因翰林院掌院学士是礼部尚书兼任,常不在翰林院。因此谢棠和李廷相前去拜见了几位侍讲和侍读。然后去向同品阶的翰林官问好。
这些人对谢棠和李廷相还算客气,却绝对说不上热络。虽说翰林是储相,但是真正入阁的还是凤毛麟角。翰林院三年进一次新人,哪一次进来的不是状元、榜眼、探花?再加上文人相轻和词臣的清高气。他们能够热络就怪了。
谢棠和李廷相也不觉得难过,只是笑笑就过去了。不大会儿,康海来了,和他们二人说过话后也去拜访长官同僚。结果受到不冷不热的对待,倒是颇有些失落。
谢棠倒是真真正正地坐得住,每天上官给他派下来活他就做。不派活就去翰林院的藏书阁里找出一堆起草的圣旨,文书以及起居注看。要不就抄一些翰林院里的孤本。竟是半点都看不见他的心浮气躁。
四月初一,谢棠和通过朝考的韩涛送别徐文省和花寒清。此行徐文省前往江南一个富县,花寒清却是去了登州属下的县城。都是县令。谢棠饮尽一杯践行酒,压下眼中的泪意道:“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徐文省和花寒清喝尽了杯中酒,接过韩涛折的柳枝。语调哽咽地对韩涛和谢棠道:“祝君前途远大,繁花着锦。”
渐渐太阳升起,徐文省和花寒清登上了各自的马车。一南一北离开京城。
谢棠和韩涛站在原地看着远去的马车。渐渐地,连马车的背影都已经成了一个墨色的点。
黄沙滚滚,此去不知归期。从此各奔前途,经年不见已是常态。
61、第 61 章
谢棠最近在写一本神话史。
起源是他被祖父告知。皇帝有禁佛的念头。
既然皇帝有这样的想法, 他自然要顺应君意,写上一本家喻户晓的中国神话,让三清的教旨传遍神州。
这些年佛道屡禁不止, 道家还好, 道人游遍神州。道观并不多。但是佛寺却是处处皆有。
虽然有一部分的僧人钻研佛法, 一心清静。但是还是避免不了有很多人是为了躲避人头税和田赋才出家的。
佛寺占着山林,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