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76

      这话就是托辞,却也不好再说,只能以后走一步看一步了。
    她又与郑氏寒暄一阵,才带着秉诺离开了。
    母子俩刚一出院门,文妈就与郑氏嘟囔道:
    “还真敢痴心妄想,也不看看自己儿子成什么样儿了。”
    郑氏卸下满面的笑容,神色倦怠地说:
    “赖我,之前嘴太快。与他们说那么早做什么。诶,但谁又想到秉诺能出此意外。”
    文妈道:“夫人那怎么办,总不能这么拖着。那表小姐也耽误不起啊。”
    郑氏紧皱眉头,说:“是啊!可若出言拒绝,显得我郑家势利。再想想,我再想想有什么法子。”
    她看着姚氏母子远去的方向,埋怨道:
    “这程秉诺克我还是怎的?才回来了多久,净给我添堵找事儿!”
    毕生夙愿
    一面郑氏绞尽脑汁,想着怎么能替侄女儿推了这门亲事。另一边,秉诺已于礼部报到。
    报到之前,秉诺曾经猜测过韩副主事的官职,想来应该不低。
    但他却没有想到,韩见之于礼部任侍郎,独领属下足足几十人专门处理邦交事务。且他直接向礼部尚书文远汇报,中间再无他人插手。
    秉诺入职后的几天里,他观察文尚书确实是全全放手,颇为信任韩侍郎。
    当真是放权让他大展身手,毫无掣肘。还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于是,韩侍郎新官上任三把火,满腔雄心抱负。这第一把火,就在军中烧了起来。还直奔程坚一派而去。
    大梁完胜山琼之后,程坚等军中主将旋即奔赴北境边界,考察民情数十日。
    当时秉诺是见了程三爷收拾行囊北上的。他还奇怪,怎么刚打完仗,一军主帅再去有何意图?现在他才明白,原来是为了大梁向山琼开战去踩点的。
    前去的几位主将均达成一致意见:
    山琼近年来国力弱,不事生产,且刚刚战败信心不振。大梁只要举全国之兵力,率军北上,不出三个月取其疆土不在话下。
    此言一出,就引得诸多御史大夫反对。御史们所持的观点是:
    大梁近年来与大虞、山琼等国交战不计其数。虽大梁多有胜算,然出兵征战实乃劳民伤财。如今,国库勉强得以维持,实在无力支持北上攻打山琼。哪怕此时再是攻城略地的良机,大梁朝廷实在无力支持。
    武将、御史两派各持己见,僵持不下。
    主战一派认为,所谓邦交友好,多为朝贡、通婚,都以无力征服为前提。若遇连年灾荒,生死面前,此等邦交根本不堪一击。
    主和一派则认为,山琼地处北境,风土与大梁多有不同。即便大梁攻城略地吞并了山琼,若难以统筹当地耕种,难以让山琼民心归顺。如此疆土,要之何用?
    双方在朝堂上,唇枪舌战整整三日。终于经圣上裁决得了结果。
    朝廷给文尚书所代表的主和派半年的时间。
    半年内,无论采取何种邦交手段,若能使大梁国库有所增添、百姓生活有所富裕,则可继续邦交。
    若不然,则听从主战一派,向山琼开战,攻城略地,拓宽疆土,以扩充国库。哪怕最后仍要讨伐山琼,这半年缓冲期,也能减轻朝廷的压力。
    “半年的时间,增国库税银、富百姓生活。”
    韩见之反复念叨着圣上的旨意,心中大喜。他与文尚书早就做好了谋划,圣上能给半年的时间,已是极好的消息。
    不错,他们需要的就是时间。
    朝会后,韩见之受文远全权委托,带了秉诺、宋书言等一众部下立即赶往京师商会。
    商会?秉诺心中疑惑。他毕竟刚来不久,一切尚在熟悉、学习中。他看韩侍郎胸有成竹的样子,想来之前定是已铺垫好了。
    京城最为繁华的珠前街,家家铺面都生意红火,置办采买的百姓络绎不绝。
    那青砖高墙,坐北朝南的大院子,便是京师商会。这怕是珠前街上最贵的门面了,里面坐着的更是大梁商界的翘楚。
    此时,正厅中已有十多位商会代表,静候多时。
    韩见之领了下属一一向诸位见礼问安,谦逊恭敬,毫无朝廷为官的架子。
    宋书言一进门,就跟打开了话匣子一样,不停地张罗说:
    “啊呀,李伯伯许久不见。张伯伯,您也在啊。晚辈给您问安了。”
    这些人宋书言全认识不说,那位商会副会长是他大伯宋闵,会长陈厚德是他表姐的公公。
    秉诺之前只知道宋书言出生在商贾之家,却未曾想,竟是在这样的富贵圈中长大。
    韩见之与陈厚德居主位落座后,众人面对面于两侧坐下。
    商会的下人们鱼贯而入递送茶点。都是些精致的吃食,食盒、摆盘更是美轮美奂。一个圆形的红木小架,雕刻着各式花纹,一个个小格子错落隔开,交相掩映。点心做成了花卉、鸟兽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