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
反正你拉过来的土都和成砖了,也不能拉一堆稀泥回去吧?至于东西?不可能的,没说清楚的报酬你还想要?拉着你的稀泥吧回去吧!
这么几天下来,总算没有想要给徐中磊白帮忙的村里人了,他们都怒气冲冲回到徐志平的大棚里边,干那每天分点蘑菇,红薯叶子的农活去了。
徐中磊大舒一口气,这些大神们总算送走了!
第80章 交替 感受:[季节的交替]
“又出了三窑, 石头你看看什么时候来拉走?”
在窑洞口,村长招呼着徐中磊道。
“等会,我们俩才挖土回来, 等下回去拉推车过来!”徐中磊和程昱铭把手上的货卸掉急急忙忙往家里赶, 回去拿搬砖用的小推车。
时间就在这种兵荒马乱的忙碌之中度过。
砖块一窑一窑地烧出来, 一大堆木炭也越来越少。最后,徐中磊用精挑细选留下的的高岭土, 央铁叔烧了一窑陶器出来, 时间就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白昼越来越长, 太阳已经运行回到了北回归线附近。
但是气温却没有如村里人预想的一样迅速往上走, 而是半死不活地在15度上下徘徊, 甚至还降到过10度以下,冻得村里的老农嗷嗷抱着地里的土豆叶子哭。
只有相对耐寒的白菜长势还算过得去,油绿绿一大片, 爱人得很。
***
徐中磊的砖头和瓦片订单生意搞完了之后,村里人似乎也都开窍了。不再咸鱼地每天搁村口指望救援了, 老老实实搞基建。
村里人热起来了,活过来了。大兴土木烧砖的;走好几个山头砍柴回来攒着烧炭的;还有按照徐志平的大棚, 原样在屋后复制了一小型蔬菜大棚的;
反正只要徐中磊做了的,就有一大堆人跟在后面学;
毕竟现在都不像之前了, 以前有钱人值得巴结,现在是能吃饱饭的才算是强人, 徐中磊就是那个值得人学习的强人。
再说,农村人的时间在庄稼长出来之后, 就没有那么值钱了,花上一个上午或者下午去砍柴,挖土, 其实也不算什么难做的事情。
倒是村长的大窑那边要价变低了,烧一窑只要花上三斤谷子,就这降了几倍的价,还是有人嫌贵,盘算着自己烧窑。
但是不是谁都有铁叔那工作经历,没有那技术,村里人自己烧个碳勉强,要烧砖连炉口都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开,连续烧了两次山之后,有这烧窑的想法的村里人都老老实实花粮食,省心!
两个大窑日夜不歇,高耸的烟囱日夜散发着青烟,村里的小温室砖棚。盖起来了俩,村长这一个多月,算是因祸得福,过得竟然比自己的侄子在的时候还滋润,连见到樊玉的时候的脸色都好看了不少。
***
“诶,哥,我第一次感受到,农村人真是有创意!”程昱铭和着淤泥,忍不住跟徐中磊感慨。
“怎么?”
程昱铭:“村里现在都不流行找铁叔烧砖盖房了,人家换了一种思路。”
徐中磊:“什么鬼?干啥了?”
程昱铭:“人家找铁叔烧那种很深、广口的大陶盆,下面带很多洞,用来种菜。说是比砖做的大棚好,实惠!能搬出去晒太阳,也能在屋子里烧火炕。”
徐中磊脑子里画出一个高大的陶盆,总感觉这东西应该能有很多玩法。他放下手里的砖块,一拍大腿:“哎呦,这还真是好东西!”
他早就开始愁自己五百颗大白菜该收哪,地窖容量有限,还要放土豆,这不是一个现成的答案嘛!盆和缸反正也差不多,做东北酸菜,装在大缸里就完美了!
“赶紧干活啊小程,等这屋子建好了,咱们就出去挖高岭土。找铁叔烧它个二三十个大缸子,到时候全部摆在围墙下边,就叫什么?东北传统农居!”
徐中磊自顾自又做好了规划,留下程昱铭一脸懵逼。
这又是有什么新想法了?程昱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发,小心翼翼地问:
“哥,挖土我没意见,咱们还不缺菜吃吧?”
徐中磊一副“我怎么认识了这么个智障一点都跟不上我的节奏”的那种,一言难尽又只能容忍的表情看着他,恨铁不成钢地解释道:
“大盆啊,再做深一点再做园一点,不就是一个完美的酸菜缸了嘛,你的思维要再开阔一点,除了村里能做的种菜、种土豆,你再想想,啊?腌酸菜、做大酱、酿酱油,咱们菜园子那几百颗大白菜不久有去处了?嚱!”
徐中磊结尾的语气词,充分表达了他的无奈。
程昱铭要被这人理所应当的推理气笑了:
有哪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一眼看到大缸就想到要腌酸菜的?在他家从来都不会自己腌制食品的,好吗?!广安就是最冷的天气也有十度,完全不会有冬季需要囤货的烦恼,好吗?!
他想三百八十度吐槽回去,让大哥为自己那不屑的语气付出代价。
但是程昱铭很快心理就平静了。
他转念一合计:是你先骂我的,对吧?那我晚上再过分一点,也没有问题了,是吧?
这边占下风,那边补回来了,这波不亏。
做攻的人就应该大度,大气!
他不别扭了,转而殷勤地问:“哥,晚上你还想吃春笋吗?”
徐中磊丝毫没有感受到,正在后面老老实实干活的人,内心是如何暗流涌动,波澜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