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
君也送了个小仆前去侍候。
那几日,贺玉天天盯着珠玑和朝露看。
朝露被他看得发毛,就问:“主子什么打算?”
“没什么打算。”贺玉说,“总不能……我也送一个去吧。”
自然是不能的。
他房中的,哪一个都不舍得。侍子有什么好的,和那刘研一样,一辈子不能按自己的意愿活着,什么时候有孩子,都要主子说了算。
那年夏天,昭王府迎来了第一个王女。
余风秀这下安心了,贺玉去看他时,他说话的语气都和缓了许多,见贺玉送来的礼中,有皇三女赏赐的珍贵孤本,笑道:“我就知,你来肯定是要送她书的。”
贺玉逗了会儿孩子,皇三女扶着冯素来了。
“快让我沾沾喜气。”冯素张开手,“我来看看咱们的世女。”
“喜欢?”余风秀笑道,“你也快了,快些给她生个妹妹,做个伴。”
冯素揶揄贺玉,“玉哥听见没。”
皇三女倾身过去,看了孩子,转头说道:“你们商量好了?商量好,今晚我就去兰芳阁了。”
冯素笑:“除了兰芳阁,殿下还能往哪去?”
贺玉心情很好。
只是到了秋天,仍然寂静无波。
这已经是第二个秋天了。
再开春时,他入府就满三年了。
三年……花开无果。
又是一年中秋,皇三女在宫宴上,与西北回来的郡君乔昀一见钟情。
乔昀的父亲赵郡君,是先帝最小也最疼爱的儿子,早些年许婚给了大将军乔染,随将军驻扎西北,这是乔昀满十五岁后第一次回京城。
然后,他看上了皇三女。
皇三女自然不会拱手将他让人。
她心里清楚,母皇是想将乔昀许给皇六女,皇六女尚无正君,而乔昀这个身份,势必是要做正君的。
但乔昀看中了皇三女赵逸,他求了皇帝,说即便是侧君,他也愿意。
磨了大半个月,皇帝允了。
年内,乔昀就风光进府,虽是侧君,但王府上下无人敢把他当侧君对待,吃穿用度,都与正君相同。
余风秀没说什么,他逗着女儿,说道:“眼下的福气和将来福气是不同的。”
听余风秀这语气,贺玉回来就叹了气,知道平静日子,是结束了。
除夕前,冯素险生下一子,差点被带进鬼门关。
皇三女把宫里的御医都请来了,无论是谁,都是一句话:“冯侧君往后不会再有了。”
皇三女心疼不已,几个月来,只要回府,都会去桃夭阁坐一会儿。
冯素受的打击不小,可心态还算好,养了几个月,看着自己的儿子,说道:“有阿简在就够了。”
从此以后,桃夭阁再无欢声笑语。
冯素也明眼可见的,枯萎了下去,再无往日的精气神。
他连宠爱都不愿多讨了。
又是一年春。
乔昀也有了动静,又闻乔昀为表大度,点了身边的近侍墨莲给了皇三女,后者没拒绝,一并收了。
乔侧君的小仆们来报喜时,贺玉合上了书,心中惴惴不安:“那我呢?”
他……大抵是不会生了吧。
三年已过,他,仍然花开无果。
如今,连花开之日,也都少了。
☆、持正之路
乔昀身材纤长,喜穿红衣,多数时候,即便是在府中赏个花,都是火红骑装。
贺玉远远碰到,双眼总是被那一片火红烫得发酸。
郡君虽从西北边塞来,但排场并不小。儿时过惯了大将军府千百人伺候的日子,到了王府,有时还瞧不上王府,嫌在京城束手束脚,不能放开花钱。
论娇蛮,那还是乔昀更胜一筹,冯素到底是比不过的。
两人相比时,总有一个是黯然失色的,冯素就是那个褪了颜色的。
郡君有了身子后,也没见消停。过生辰时,皇三女送了他一份大礼,准他在王府中另辟一处独院,填池挖山的,给他修了座风景秀美的僻静处,还亲自题了匾额,关雎小院。
余风秀总算是醋了。
他闹了好一阵子,据说还把皇三女赶到门外,闭门不见。
听雪霁说,皇三女一刻没留,去了关雎小院,贺玉提心吊胆,替正君捏把汗,怕皇三女真的生气。
但不久,皇三女满面春风的从关雎小院出来,又去敲微风阁的门了。
这之后,接连数日,都宿在微风阁。
再然后,前朝几个皇女的较劲,逐渐摆在了明面上。皇三女接连数月都没进过后宅。
消息总是最晚才传到贺玉这里来。
乔昀和余风秀没能斗起来,这种时候,两家自然是联手,为皇三女铺平道路。
熙和三十二年秋,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