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2
邹之正捋了捋胡须,道:“胡将军确实不宜调,北境有他坐镇才能安定。”
他接着又道:“但俞尚书的担心亦不无道理。朝廷已经在浙东、福建沿海一带投下不少兵力物力,论人并不缺,缺的是能战之人。东南布防与攻打北燕不同,霓东贼寇从浙东到福建、两广都有骚扰,可多选几名善战之将,分驻各郡卫。”
永平帝点点头:“如此,便从武臣中挑选通晓兵法,能达权变,经历战阵勇敢当先者,分驻各郡卫。”
沈童与窦氏、吕氏说好,第二天一起敷脸。吕氏放心不下儿子,便先回自己屋里去了。
窦氏问她:“阿童,在家里吃得可还习惯?”
沈童点点头。
窦氏看她早饭吃得不多,不太相信她真的吃得惯自家的饮食,便道:“咱们家肯定比不上侯府吃得精细,若是饭食不合你的口味,你想吃啥,就尽管吩咐厨子去做。不过厨房也只有家常的那些菜,要像侯府那样山珍海味是做不到的。”
沈童微笑道:“侯府也不是天天顿顿山珍海味的,且所谓的山珍海味只不过是稀罕而已,未见得真比寻常饭菜好吃多少。很多时候,用简简单单的东西就能做出美味来。娘,我听阿旷说您的厨艺特别好,做的饭也特别香呢。”
窦氏笑了起来:“原本这一大家子一天三顿的饭,都是我和你大嫂做的,是阿旷非要让我歇着,说让厨子来做,我只要动动口就行了。但就算我说了怎么做,厨子去做总是差那么点点。”
沈童道:“我觉着挺好吃的啊。”
窦氏摇摇头:“你吃得可不多。”
沈童笑道:“我本来就吃得不多。”
窦氏打量着她:“你是太瘦了些……吃得太少了啊!”
说了会儿话,窦氏瞥见院里萧旷过来了,知道他是来找沈童的,便道:“你去吧。”
沈童告退出来,萧旷走上几步,和她肩并肩往外走,低声问道:“娘和你说什么了?”
“问我在家吃得惯不惯。”
“还有呢?”
“没有了。”
“那要说这么久的话?”
沈童给他看自己的手:“我们在一起敷手啊,你不是知道?”
“一直敷到这会儿?”萧旷握住她的手,托起来放在鼻前闻了闻,顺势亲了一下。
沈童轻笑,想要抽回手,他却握紧了不放。两人嬉笑着闹了会,她也就随他牵着了。
萧旷有三天婚假,不用去军营,他问她:“你有什么想去的地方么?”
沈童想了想:“还真有。”
萧旷万万没想到,她想去的竟然是笔铺。
沈笔在京城扬名之后,仿制者无数,大多品质都不如和兴坊所出,或是出墨不畅,或是容易漏墨,与沈笔无法比拟。
但近来出现两家铺子,他们本来就是专门制笔卖笔的,仿制得也好,所卖的笔与和兴坊制笔一样好用,价格比沈童的铺子还便宜一些。
这两家铺子开始卖“沈笔”之后,沈童的笔铺销售额跌了一大半。
她让马车停在其中一家铺子对面,看了一阵,发现进进出出的人比她的铺子还多,买的人也不少。
“走,我们进去。”沈童下车,径直进入笔铺,萧旷与她并肩而入。
铺子掌柜笑着迎上来:“二位要买笔么?”
沈童点点头。掌柜的瞧着他们的衣装还有众多随行便知道是大户,立即殷勤地拿出样笔让他们试用。
沈童看着笔杆上那个与和兴坊出品完全一模一样的“沈”字标记,弯了弯嘴角。
她转向掌柜不解地问道:“为何上面有个‘沈’字啊?”
掌柜殷勤地笑着解释:“因为这笔与寻常毛笔不同,能自动出墨,神奇无比,因此叫做沈笔,有谐音神笔之意。”
“哦,那为何不直接刻上‘神’字呢?”
掌柜的笑着解释道:“因这笔是一位姓沈的小姐所创。”
沈童点头道:“确实,我原先创制沈笔,只为自己用着方便。后来大家都挺喜欢的,才开始大量制作售卖。”
掌柜的吃了一惊,仔细看了她一眼。
沈童接着道:“掌柜的,天下制笔并非一家,卖笔铺子更是无数。你们卖你们的笔,卖得再好我也管不着。但这‘沈’字可不是随便用的。只有我的铺子能卖沈笔,其他铺子卖的沈笔都是假货。”
掌柜的一脸理直气壮道:“我们的笔不比沈笔差啊。”
“那就另起名称,随便你们叫什么,就是不能叫‘沈笔’。”
掌柜哼了一声,强辩道:“笔叫什么名字还不是人取的。就许你们的笔叫沈笔,别人就不能也起一样的名字吗?”
沈童看着他笑了笑,转头把笔递给萧旷:“我们的笔被人偷去了两千四百支,想不到竟会在这里发现贼赃啊!”
萧旷默契地把笔接过去,一脸沉肃地道:“这就去报官吧。”
掌柜的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