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1
☆、街头寄信
灰濛濛的天空中,黑色的云朵正在缓缓移动。
克里姆林宫五个塔楼顶端上的红宝石五角星,发出迷幻的光芒。
深重的夜色,笼罩了莫斯科。
在台灯下,斯拉瓦提起笔来,用英文给李兰写信。
“亲爱的兰!我已经平安回到莫斯科的家中,妈妈见了你的照片也非常高兴。我不得不告诉你不幸的消息,今天我回了单位一趟,我们单位陷入了停顿,工资不能正常发放,我也暂时不用去上班了。现在,我正刻苦地学习汉语,我期待着与你重逢,到时候我想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一旦机会成熟,我就会来中国迎娶你……”最后,又用中文写道“吻你。爱你的斯拉瓦。”
他把信装进了那个李兰写好的信封中,眼前浮现出李兰那张甜美的笑脸。恍惚中,他自己也禁不住笑了。
寒风刺骨,白雪皑皑。
走在莫斯科的街道上,几个年老的乞丐端着碗,围在走过来的斯拉瓦的身边,纷纷说着“可怜可怜我吧……”、、“行行好……”、“你就发发善心吧……”
斯拉瓦于心不忍,掏出身上仅有的几百卢布,分给了他们。他们一边在胸口划着十字,一边说着“上帝保佑你……”、“死吧睡吧……死吧睡吧……”
马路边,几个人正抬着一个夜晚冻死的酒鬼,放到殡仪馆的运送车上。用白布掩盖了他那僵硬的可怜的、胡子拉碴、凝着冰团的脸。
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仰天吹着硕大的酒瓶,跌跌撞撞、骂骂咧咧地向前窜去。
商店前,排着长长的队伍。货架上的东西,屈指可数。人们依然耐心的一步三挪,巴望着能够购得一点日常用品。一个胖大嫂不知因为何事,与一个高个子中年男人推攘了起来,人群出现了混乱。
斯拉瓦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向前走去。
眼下,食品短缺,到处是排着长长队伍的人群。许多人失去了工作、没有稳定收入,心情都变得很浮躁,一点小事都能点燃无名怒火。
突然,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没等斯拉瓦回头,他就觉得手里一空——他的皮包,被人一把抢走了。
“站住!你这个流氓!”歇斯底里地喊道,拔腿追了过去。
追了一阵,没有追上。他在泥泞的人行道上,停下脚步,艰难地大口大口喘着气。
只好回到家里,重新又写了一封。
顺利寄出去之后,他才长吐一口气。
谢尔盖耶芙娜在厨房剥着洋葱,自言自语,“早些年,一卢布还能换两美元,到了前年年底,就变成了一美元换两卢布了……现在,卢布还在贬……越来越不值钱了……”
卢布贬值,工厂停产,她失业了,再也不用到那个工业联合体上班了。她不敢把真相告诉儿子,反而宽慰儿子,“斯拉瓦……国家的困难是暂时的……你们单位的困难也是暂时的……那个中国姑娘爱着你……你就拥有了一切……”
“不知兰能否顺利收到我的信件……我已经把我目前的真实处境告诉她了……希望她能理解……本来我是想尽快地与她结婚的……”
“我们现在经济条件那么差………把中国姑娘取过来,不是让她受罪么?……缓一缓也有好处……”谢尔盖耶芙娜劝说着儿子,但自己心里堵得慌。
斯拉瓦停了沉默不语,身边的报纸上,早已写着让人触目惊心的大字,“在所有城市,实行严格的票证供应”。
尖锐的市场供需矛盾,实际上,折射了近年来严重恶化的经济状况。
1990 年,苏联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社会劳动生产率分别比 1989 年下降 2%、4%和 3%。而到苏联解体的 1991 年,其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国民收入下降 11%,GDP 下降 13%,工业和农业生产分别下降 2.8%和 4.5%,石油和煤炭开采下降 11%,生铁产量下降10%以上,粮食产量下降 24%,粮食的国家收购量下降了34%,对外贸易额下降 37%。
生产下降,物价上涨。1991年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145%的危险程度。消费品价格上涨了1倍多,而在1990年价格还只上涨5%。
与此同时,国家预算赤字比计划数字增加了5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
外汇严重短缺,常常出现因为无法支付货物款、装卸费和运输费,外国商品进港不卸货的怪事。
在一千多种日常消费品中,已经有绝大部分经常短缺,面包、蔬菜、水果等严重脱销。在211种食品中,就有高达188种的食品不能自由买卖。每月每人1公斤糖、0.2公斤黄油、0.5公斤肉制品且不能完全保证的食品供应量,的确是让人们生存艰难。
国内经济大幅下滑、失业率快速上升,庞大的财政赤字连年攀高,内外债务不断增大、通膨失控、国家行政管理体系完全崩溃。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渐进式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