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250

      整个海平面。
    终于,陆地一点点近在眼前,鳞次栉比的高楼倒映入他们的眼里。
    不知道是谁突然出声,轻轻哼起一段有些陌生的旋律。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众人还是第一次听到这首歌,但这首歌的旋律并不难记。
    听那个创作的人哼唱了一段,慢慢地,就有些音感不错的人能够加入哼唱队列。
    再慢慢地,歌唱声变得整齐而盛大,在这方海平面上不断回响着。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歌唱声中,威尔逊号停泊于码头。
    码头边上黑压压站满了欢迎他们回国的同胞。
    同胞们手举横幅,看到了他们后,高声欢呼着,疯狂而热烈地挥舞着横幅,企图让他们注意到横幅上的字迹。
    他们,终于到家了。
    ☆、第78章 与国诉情衷10
    今年三月份, 国家漂洋过海,送去一份呼唤游子归家的电报。
    从那时候起,《大公报》、《申报》等国内著名报刊一直在时刻关注着海外留学生们的动向,就为了及时向全国百姓通报进展。
    五月一号, 衡玉他们前脚刚登上威尔逊号, 后脚收到越洋电报的《大公报》迅速增刊, 将这个鼓舞人心的消息广而告之。
    举国上下为之沸腾欢庆。
    今天那些站在码头上, 举着横幅欢迎他们回家的同胞,有国家方面派来迎接他们的领导人, 有《大公报》、《申报》等多达十几家报刊的记者。
    但更多的,是社会各界人士。
    他们看到报纸后,自发地制作横幅, 自发地前来码头, 自发地欢迎这些充满浪漫主义情怀、放弃国外优渥生活的海外游子们。
    这里面, 甚至还有衣衫褴褛的乞丐。
    他们其实不太清楚这些海外游子回国的意义到底有多重大, 只是觉得,回家, 就是一件非常高兴、非常值得庆祝的事情。所以他们也过来凑了这个热闹。
    是的,回家了。
    历经重重困难。
    海外游子们终于学成归国。
    “欢迎回家!”
    “欢迎各位先生回国!!!”
    横幅上写着这些话, 同胞们也在热烈高喊着这些话。
    李碧曼、席清等人平常再稳重, 这时候也免不了失态,倚着甲板扶手, 探出半边身子疯狂朝岸上挥着手臂,回应同胞们的欢迎。
    衡玉站在旁边看了会儿,这中喜悦太具有感染力,她终于也加入他们欢呼的阵营。这一刻,她觉得, 没有任何人会后悔回到这片故土。
    呼喊了好一会儿,席清想起他在《大公报》里任职的朋友的托付,连忙道:“不如我们来张集体合影留念吧,大家觉得怎么样?”
    威尔逊号吨位重,还需要不少时间才能停靠好。大家纷纷出声附和席清的提议。
    “没问题,是该合个影。”
    “好好好,正好所有人都在甲板上了,想合个影也容易。”
    有人问了个比较关键的问题:“你们谁手里有照相机?”
    席清连忙道:“我手里有。”
    他抱着照相机急匆匆上前,想去找船员帮他们照张相。
    往前走了两步,席清路过衡玉身边。
    衡玉倚着扶手,垂下睫毛闭着眼,正在懒洋洋晒太阳,吹着温和舒适的海风。
    似乎是听到了身边的动静,她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到席清身上。
    席清停下脚步:“衡玉,别想偷懒,去帮忙组织下纪律,排一排站位吧。”
    他知道她最为尊重几位先生,就调侃道:“总不能还麻烦几位先生亲自指挥吧。”
    衡玉唇角轻轻弯了一下:“好。”
    排位置这件事并不麻烦,只是因为人比较多,所以周围的环境有些嘈杂。
    很快,队伍分成了三排。
    几位先生在最中间的位置,衡玉蹲在丁白晴身边。
    众人面朝镜头,露出微笑,留下合影。
    他们身后是漫漫人群,是鳞次栉比的高楼,是在海空上方翱翔的海燕与海鸥,是浩浩蓝天。
    更是故土。
    ***
    威尔逊号终于平稳停靠在码头上。
    衡玉扶着郭弘义、另一只手提着行李走下船。
    在海上航行将近二十天,脚突然踩到陆地上,衡玉有中晕眩的不真实感。
    然而,她还没在陆地上站稳,欢呼声就在她耳畔炸开。有报社记者将镜头对准了她,有稚嫩的孩子噔噔噔跑上前,在大人们的鼓励下将一束花递给她。
    衡玉含笑接过:“谢谢你。”
    “谢谢姐姐。”小女孩有一双很漂亮的眼睛,笑起来时眼睛弯成了月牙状。
    “谢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