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阅读_第 733 章
xing能杠杠的。
卢灿彻底放下心来,里面的东西,没事。
四只箱子相继打开,一共有布囊封套的卷轴二十七幅,应该是字画。李老和卢灿都明智的没有选择打开——长时间封存的字画,冒然打开肯定会有破坏。
箱子里面最多的还是书籍。
卢灿戴着手套,从书箱最上面拿起一本,检查其书籍保存状况。
这是一本咸丰九年广元塍印社刊印的《三字经句释》,书籍保存的尚好,未曾出现黏页,但有轻微的脱水状态,因此,在翻阅起来,有点不太柔顺。
卢灿正准备将这本书放下,眼睛瞄到封皮上,嘴角微翘,自带三分笑。自己这手气,还真不错,这本《三字经》挺有收藏价值的。
抬头看看李林灿,老爷子蹲在箱子前,正在一本本翻看检查。
得,逗逗他老人家,免得他一天到晚脾气臭得不得了。
“老爷子,您知道《三字经》作者吗?”卢灿笑着问道。
“《三字经》作者?王伯厚嘛,这你都不知道还学鉴定?你家老爷子还港大教授?我看你还是回炉,从基础学起吧。”老先生头都没抬,讽刺送达。
王伯厚就是王应麟,王应麟晚年教育本族子弟读书的时候,编写了一本融会经史子集的三字歌诀,据传就是《三字经》。
“那为什么这本咸丰九年广元塍印社刊印的《三字经句释》,写的是区适子手著?您老是不是记错了?”卢灿故意放大声量追问,看看这老家伙究竟水平有多深。
卢灿所问《三字经》的作者究竟是谁,堪称是一桩历史悬案。
得到广泛认可的是王应麟;但明末清初的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一书中,认为是顺德人区适子所著。后世有人为区适子正名,找了十多年的证据,发表论文,力证《三字经》是区适子所创作。这篇论文掀起一波舆论浪潮,卢灿也有所耳闻。
“哦?你那是登州先生的《三字经》?”老先生果然来了兴趣,站起身来,接过卢灿递过去的《三字经》。
很明显,老先生知道《三字经》作者纷争一事。
不过,他的表情很让卢灿意外,这位老先生“嗤”笑一声,很不屑的弹弹书页,“我就知道是李畲光编写的。哎,乡党乡党,真正是一叶障目,难见泰山!”
嗯?难道老先生真的在这方面有考证?他有确切的证据证明是王伯厚所著?
“怎么说?”这次,卢灿是真的来了兴趣。
“李畲光是咸丰九年的探花郎,粤省顺德人。他高中探花后,乡绅联名请他为乡梓留下‘福音’。这位探花郎,早年贫穷,无人理睬,曾落魄到在两个村庄兼职私塾先生。不过,这人有志气,在做私塾先生时,注解了一套三字经。”
“乡绅拜求到他时,他便把这套自己注解的三字经,送给他们。呵呵,估计他故意拿着这套东西,让那些乡绅们好好反思,当年是怎么看轻自己的?”
“这个人气节不好!”老先生对李畲光很不感冒,“研究历史就好好研究吧,可他挖空心思投其所好,专门研究蒙元金清的历史,而且研究出来的结果,都是马屁!”
呃?卢灿对这位李畲光,还真的不甚了解,可这和乡党……有关系吗?
“怎么没关系?”他横了卢灿一眼。
“屈大均哪里人?”“粤番禹!”
“李文田哪里人?”“粤顺德!”
“区适子哪里人?”“粤顺德……”
回答道最后,卢灿自己也明白过来,难怪老先生有乡党的感慨。合着都是自己人说自家好!李文田编撰的《三字经句释》,还真的做不得证据。
不过,《三字经》究竟是谁写的?他很好奇的问道。
三字经太有名,卢灿这一提问,许多人都竖起耳朵旁听。
李林灿很享受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捏着下巴,清清口后才说道,“其实事情没那么复杂,三字经最早是三字歌,也就是说,它是一段旋律,一段民谣,内容多种多样。”
“三字歌是苏浙一带,在唐末到两宋之间所流行的三字小调。它的特点是三字一节,双节押韵,因此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