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8
个时辰的功夫,门口伺候着的小黄门就急匆匆进来了,恭恭敬敬便贡士们请到了保和殿内。殿内还有三位皇子、丞相胡宗以及一众官员。
众人站定,便听外头一声尖利的“圣上驾到”,众人行跪拜礼,明黄色的身影一晃而过,随之而来的是一声,“众卿平身”。
众人起身,此时殿内大半地方都被今科贡士占了,而胡宗和一众官员们,明明资历更老,却主动站在两边的角落里。
梁帝坐在上首,说了几句“国之栋梁、朕心甚慰”的话,就有小黄门将方才几位大人推选出的前十佳卷呈了上去。
梁帝亲自翻阅了一遍,然后执朱笔写下状元之名,然后略作停顿,朝旁边的太监耳语了几句,把方才心里的探花和榜眼换了次序。
一甲三人已定,二甲四十五名也略看了几眼,至于后头的三甲名额,梁帝却是连看都没看了。
太监很快捧着明黄卷宗,开始高声唱名。结果果然不出覃九寒所料,状元果真是白仁水,而榜眼则是一位四十有五的中年人。
白仁水本就是状元的大热门,众人也有心理准备,至于榜眼的那位,也是素有才名的儒士了,只是运道不大好,人到中年才中了进士。但当唱到探花乃锦州浮山覃九寒的时候,众人都心下纳闷,这是哪里来的黑马,竟然爆了冷门。
等到看到覃九寒出列时,一甲三名并列而站,众人又都恍然大悟了,探花的文采虽然还不清楚,但长相倒是极为清俊,一袭青色长袍,长身而立,还真有点君子如玉如切如磋的意味。
覃九寒倒是平静得很,他对自己这个探花之位,虽然不能说是了然于胸,但也猜到了几分。本来前三甲,说到底就是看谁更合君主心意。殿试的第一题,就是看的谁能猜得透皇帝的意图。而这意图,恰恰是朝中一件众人不敢提的事情,——立太子。
梁帝膝下有四子,进入朝臣视野的,只有三子。
大皇子乃宠妃出身,又温润如玉,文治武功都不错,颇受盛宠,但其母虽是贵妃,是梁帝心尖尖上的人,却也是实打实的妾,在皇后面前是要执妾礼的。
二皇子则出身要显赫得多了,皇后所生,梁帝嫡子,背后有国公府,但不知什么原因,梁帝却不怎么喜欢这个嫡子。本来二皇子是嫡子,是正统的太子,但朝臣上奏立太子,却立即被梁帝叱责一番,甚至勃然大怒,说出了“要效仿先祖立贤不立嫡”的话来。
至于三皇子,倒是不那么显眼。母妃是德嫔,生了皇子才晋了位份,但既没皇后的正宫之位,也不似宜贵妃那般受宠,梁帝也是偶尔想到这个三儿子,倒也不曾叱责过。而且,三皇子大概是受了母妃的影响,颇有些不理俗事的感觉。夹在两位皇兄之中,谁也不得罪,谁也不亲近。
至于四皇子,那还是个七八岁的孩子,自然没他什么事。
而梁帝心中的太子人选,自然是他最宠爱的儿子——大皇子了,否则也不比如此替他铺台阶了。
殿试结果公布后,一甲三人殿试的策论也随之公开,供全天下读书人拜读。而引起轰动的,却不是白家嫡长子的那篇“帝王之临驭宇内,立纪纲,驰法度”,却是探花郎的文章。
覃九寒在文章中,以某郡王爷的事迹展开,另辟蹊径,虽抨击恶妇,但立足点却在于家宅朝野之安宁,在于有主。他借古谈今,从尧舜禹的禅让制到商周的嫡长子继承,鞭辟入里,引人深思。
尤其是他借一家之主喻一国之主,直戳了朝臣压根不敢提及的“太子”一事,却没被皇帝贬斥,宫中甚至传出了圣上龙颜大悦,言“吾又得一贤才”的流言。这流言来的蹊跷,除了无知百姓,其余诸位都开始揣测皇帝的用意。
而话题度颇高,已经成为京中热议的探花郎,却是自那日出宫后,便闭门不出了。
第77章 ...
覃府。
午后的日头照的人暖洋洋的, 连墙头上窝着的隔壁人家的橘猫也慵懒打着哈欠,门房瞧着也有了点困意,忍不住拍了自己一个嘴巴子, 驱散了那点睡意。
他身旁来找他聊天的小厮呵呵一笑, 挤眉弄眼道, “你这小子昨夜去偷看小媳妇洗澡不成了?这青天白日的,就打起了哈欠。”
门房嘴角一抽,一脚踹过去,被那小厮机灵躲开了,“你少胡咧咧!等会儿传到主子耳朵里, 你自己挨板子就算了, 可别连累我。”
一说到挨板子, 小厮也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忍不住咂嘴道,“你说说,就正院那位,平日里笑盈盈的仙女儿模样, 连重话都不对下人说一句的。瞧着年岁也不大, 罚起人来还是有点唬人的。”
门房一听,眉心拧出好几条褶皱, 无奈道, “我说你小子,自己找死别带上你小爷我。”
两人正聊着呢,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 门房赶忙起身去迎客,打开门就是一副笑模样。
“两位爷晌午安,小的敢问两位爷是来寻谁的?”
这门房极为殷勤,丝毫看不出什么跋扈之气,便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