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135

      ,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味道。
    很快,刘协就吃完了一个饼。
    吃完之后,他对宋辞说:“阿姐,这些饼可不可以给我几个?”
    “可以是可以,不过这就是最普通的饼,你现在吃的应该比这些好多了。”
    “不,我喜欢这饼。”
    刘协拿着宋辞给他的饼,回到了自己现在暂住的地方。荀彧已经来了,正在那里等候他,他是来上奏的。见到在这里等自己很久的荀彧,刘协脸上的表情变得尊重起来。他把周围的人打发走,只留下荀彧。
    等到所有人都走了以后,刘协放下饼,郑重其事地向荀彧行了一个大礼。
    荀彧被刘协的举动惊了一下,反应过来以后,他连忙上前止住刘协的举动:“陛下乃天下之尊,不可向臣施此大礼。”
    “荀先生的苦心,朕已知之。先前是朕的过失,以后绝不会再出现此种言行。望先生不以我鄙陋,不吝教我。”
    刘协不理会荀彧的阻止,恭恭敬敬地向荀彧行完了弟子拜见师父之礼。他不再以卿称呼荀彧,而是像宋辞那样称之为先生。
    此等言行出乎荀彧意料。他看着眼前这个满脸稚气,又满是认真和尊敬的少年天子,一时之间说不说话,心中百感交集。
    宋辞那边,送走了刘协之后,她就把荀彧写的《思卿赋》好好收起来。这东西要是传了出去,那还不闹得谣言满天飞,她可不想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再者,这可是荀彧亲自撰写的,宋辞也不想随意放置。
    宋辞本来以为,这件事就这么到此为止了,谁想到事情并不如她所想的那样。
    像荀彧这种人,为了这种事情会破天荒去询问荀攸,荀攸怎么可能就这么淡忘?自那天荀彧问他之后,荀攸左等右等,仍然没有等到荀彧主动告诉他事情的后续。沉不住气的荀攸,只好主动询问荀彧。荀彧仍然语焉不详,含混带过去。
    荀攸问这事情的时候,正巧有一位友人钟繇,前来探望荀彧和荀攸两人,也听到了这事。那钟繇和荀攸一样,怎么可能放过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一起揪着荀彧追问不休。
    无论他们怎么追问,荀彧就是不肯明说。搞得钟繇和荀攸心痒难耐,在心中猜了又猜,脑补了无数,简直恨不得自己提笔来写后续的情节。
    眼见从荀彧那里问不出什么来,荀攸和钟繇就采取了迂回战术,去询问负责伺候荀彧的下人。
    仆人本不识字,荀彧又是十分内敛的人,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都不会轻易表现出来,只是藏在心中。因此,当荀攸他们问起来时,仆人也一脸茫然,毫不知情。
    “大人这些天来和以前一样,没有什么不一样的。”
    听到这回答,荀攸很是不满意:“你再想想,一定有的。他最近有没有去过平时没去过的地方,有没有见过不寻常的人?”
    听到这话,仆人想了半天,还是很迷茫:“没有啊,大人整天都在处理公务,每日都很辛苦,没什么不一样的。我就是觉得,这几天大人的公务好像比以前要难办。大人写了好多张纸都不满意,都扔掉了,最后写到大半夜才写好。大人实在很辛苦,他没有去哪里啊。”
    听到这话,荀攸的眼睛亮了起来。荀彧是何许人也,有什么公务能难倒他,怎么可能多次删改都摆不平?其中必有内情。
    荀攸立刻问:“那些纸张呢?”
    “大人让我拿去烧了。”
    “什么?烧了?!”
    “还没有,我觉得怪可惜的,纸也挺贵的,我准备留着它糊窗户。”
    “快拿来!”
    于是,多次涂涂改改的废稿,就出现在了荀攸、钟繇两人面前。
    第72章 怀璧其罪
    等到两人仔细一看, 顿时大感失望。仆人给他们的纸上确实写了不少字,但那些废弃的纸上面,有不少的涂改痕迹。较为关键的字句已经被涂去, 如今能看清的除了兮、之、乎之类不太重要的字,就没什么了。想从这上面看出些什么蛛丝马迹, 自然是不可能的。
    看到这些废稿, 钟繇不禁叹道:“不愧是文若。”
    想来也是, 荀彧其人向来行事缜密。若说他会留下这么大的漏洞,恐怕很难令人相信。
    荀攸默然片刻, 就把废稿还给了仆人。若他两人就此罢休, 事情也就了了。只不过二人都不甘心, 还想继续追查下去。本来主要是来觐见天子,顺便来看友人的钟繇也就留了下来,暂时住在荀攸那里。
    钟繇来了之后,荀攸成日与他相聚。他们两个本来就是意气相投的老友,现如今老友来了, 成日聚在一起,怎么可能不喝酒呢?还在病中的荀攸就忍不住破戒,喝起了酒来。这一喝还不是一点半点。东汉末年到魏晋之际, 世人之间饮酒之风盛行, 可以说到了大部分人都是酒徒的境地。
    酒是药的大敌,酒喝多了, 药也就不起作用了。荀攸本来已经好转的病情,就开始恶化起来。
    宋辞很纳闷,荀攸的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