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293页

      他们的专业主编正在审核,文章的质量非常高,会安排在首页最醒目的位置,另外如果可以的话,预计在下下期的尖端分子生物学期刊上发表,信里甚至还询问了会不会耽误顾棠的安排,他们其实也是可以调整版面,这期就发表的。
    根据他们时间,这期实体期刊应该是已经排好版了。
    顾棠倒是不着急,她做博后的事情已经定了下来,所以她的回复也挺客气,相信对方的专业安排。
    大概一个月之后,尖端分子生物的网站首页上,就出现了顾棠的文章。
    还是在最上方单独出了个连接,标题还起得挺不符合“客观冷静”科学家人设的。
    HOTAIR!最具潜力的RNA药物新靶点!
    点进去就是顾棠那本排版打印出来整整67页的文献,而且还不包括后头的引用部分。
    顾棠一战成名!
    她的邮箱多了各种邮件,有想挖她的,也有想寻求合作的,甚至还有人问她招不招学生的。
    也有风投来询问她是否有合作意向,开始就给她20%的股份。更多的是药物研发企业,可以给她提供优厚的资金和支持,希望她能加入他们的行列。
    顾棠一一都拒绝了,模板回复:
    “感谢您的关心与支持,我目前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到科研上,另外目前的结果只是一小部分,希望您能继续关注我的研究,更希望今后有机会合作。”
    虽然是模板群发,不过她也暗示了她还有更好的东西没拿出来,所以这回信虽然说是拒绝,但是所以人都把她放到了优质潜力合作伙伴库。
    到了十月份,顾棠的文献发表已经三月有余,足够感兴趣的人看完并且重复一部分重要数据了。
    学校开了正式的报告会,为了表示尊重,还给相关领域的教授们发了请柬。
    顾棠打扮的精神干练,站在了讲台上,看着下头乌央乌央一大片各色人头,一点都不紧张。
    她打开了PPT,“关于整个实验的具体数据和操作,我相信大家已经研究过了,还有不少人应该已经重复了其中个别较为重要的实验。我今天想讲的,主要是研究的思路,还有个别因子的发现过程。”
    这个也算是哈德利教授给她提的意见。
    文献大家肯定都看过的,看过四五遍的也不在少数,更多人关心的是思路,是怎么确定靶点跟方向的,是怎么分析数据结果,从诸多候选因子中找出真正相关的那一个。
    台下几乎所有人都在等着,不过这里头还有个熟人,他除了等待,还有点不敢相信。
    这人就是顾棠原来公司的老板,齐总。
    当然他现在的身份是齐教授。
    第355章 她能让我少奋斗20年
    顾棠不知道下头还坐着个熟人,她先是过了一遍整个通路,讲了通路中各个因子的作用,接着就是对部分因子调节的结果。
    调节这部分主要集中在HOTAIR这个靶点上,根据刺激水平的不同,结果包括但不仅限于:细胞倍增时间的增加,培养基酸碱度的变化,细胞内ATP浓度的降低,肿瘤标志物的改变,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最后细胞凋亡等等。
    顾棠又翻了一页PPT,下头就是她要讲的主要内容了:思路跟结果判定。
    “首先我想强调基础实验的重要性跟知识的广度,有的时候看见一个结果,但是两个人的判断是不一样的,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是什么?”
    “我个人的理解,就是背景知识的不一样,了解的越多,你判断的结果就越接近真相。”
    “其中我想着重说的是最后定位在细胞膜上,跟脂质结合,能在一定范围内调解细胞膜通透的蛋白Ktc。这个蛋白从发现到定位,最后摸清它的靶点,花了整整10个月。”
    下头传来几声笑,在座的人不少都是头发已经花白的老教授,按照常理来说,10个月其实不能算上,在分子生物学的领域,就算花十年也是正常的。
    台上,顾棠耸了耸肩,道:“当然,如果你们按照我的文献推断,十个月真的是挺长了。”
    下面的笑声大了一点。
    顾棠道:“发现Ktc之后,我的第一步思路是给它加上标记,看它在细胞内的定位,当然这已经是个很下游的蛋白了,做实验之前,我的预计就是细胞膜。”
    “这是荧光片子,可以清楚的看出来Ktc是定位在细胞膜内侧的。”
    “这时候我希望大家能回想一下细胞膜的结构——磷脂双分子层跟蛋白质。其中磷脂类里还包括了糖脂,蛋白质包括了糖蛋白、蛋白、受体、离子通道和激酶等等。”
    顾棠翻了一页PPT。
    “那么这里头最容易检测的是什么呢?我先排除了GPCR,这也是一大类近年研究的比较热门的受体。再加上GPCR是响应外部信号的,做了两个结合实验之后,这一大类受体被排除了。”
    “下一步我排除的是激酶,这个主要是通过NADH和NADPH的氧化还原方向,这样就把所有的激酶都排除了。”
    “下来就是一个个排除研究比较透彻的细胞膜受体。”
    “接着排除了一部分的糖蛋白。”
    “之后我做了Patch_Clamp,发现了细胞膜电位的改变,这让我把目光放在了离子通道上。”
    “之后整整5个月没有结果,相信我,我差点就去纯化蛋白,去做三维构象,去找可能的结合位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