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閻э拷 瑜帮拷 濞夛拷 閸愶拷
返回目录

分卷阅读180

      /p
    /p
    照并非是运筹帷幄、生杀在握的精明模样,也没有传说中那玉山将倾的风流,他看起来端庄又平和,说话不急不缓,是一种颇为慈悲的面相。虽说是父子,但落在李稚的眼中,谢照与谢珩长相截然不同,气质也毫无相似之处。
    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老人,曾经控制着梁王朝四十余年,一手创造了朱雀台血案,又同时为梁王朝续了二十年的命。
    李稚这把赌对了,今夜的情形之下,决不能让长公主赵颂前来求情,那无疑是火上浇油。谢珩现今不在京中,想要遏制住发疯的皇帝,当今盛京城中唯一能做到的人就是谢照,而谢照的立场也注定他绝不会纵容皇帝做出这种滥杀臣子、败坏国本的事情。
    李稚在亲身经历了这一整个晚上的疯狂后,此刻思绪无比清晰,一双眼睛冷冷地盯着谢照瞧,他正在把那张脸牢牢记在心中。谢照像是察觉到些了什么,正说着话忽然停下来,回头看了眼,而李稚已经转过身跟着押送他们的禁卫往殿外走了。
    正像是一种没来由的直觉,谢照的视线扫过那群鱼贯而出的官员,在其中某一张年轻的脸庞上短暂地停了下,还没有来得及仔细地打量,那道身影便与其他人一同逐渐远去了。谢照想了想,重新收回视线,扫过满殿的狼藉,对身旁的仆从吩咐道:“以广阳王的名义,再写一封信寄往彭城,同时又寄一封给霍家,时候不多了。”
    “是。”
    在李稚被押入大狱的同时,无数来源各异的书信飞往彭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座原本籍籍无名的城池身上,等待着那个人将要做出的反应。
    作者有话要说:
    皇帝:我要烧死他们!
    谢照:你应该让大理寺来管这个事。
    李稚:别cue了,全寺都被烧着呢。
    皇帝:我要悄悄地变态,然后惊艳所有人。
    谢珩:你烧我老婆,等着吧。
    第101章 流星(一)
    彭城。
    暮色中,昏暗的房间生了暗红色的炉子,赵慎一边慢慢暖着手,一边注视着那跃动的橘色火光。每次旧疾发作,血液不通,他便会浑身冰冷,很难暖和起来。
    孙澔用铜筛滤了药汁,倒在碗中递给他,“趁热喝。”
    赵慎轻晃着碗中的药汤,“这药是治什么的?”
    “调理肺腑,驱散寒气。”
    赵慎看着那汤药略思索了会儿,“我曾听说,寒气沉积肺腑,是命不久矣的征兆。”
    原本正划拉药渣的孙澔闻声停下手中动作,抬头看他一眼,“是有这说法。”
    赵慎也没多说,喝起了药。他近来病中身体疲乏,夜间总是梦到过去的事情,但奇怪的是,一次也没有梦见过将来,好在过去也并非全然是痛苦的。
    他梦见少时的自己出城去打猎,骑马踏过下雨的天街,等夜间尽兴归来时,四处都暗了,唯有清凉台还亮着,家家户户屋檐前的灯笼在雨中光芒闪耀,一整条街好似笼在晶莹剔透的光中,他牵着马在其中慢慢地走,仿佛是置身于一个令人晕眩的好梦,等醒来时再想,原来那真的是梦。
    好久远的梦啊。
    他曾跟着父亲与老师学治国为君之道,但回过头仔细想想,这些东西在他的生命中并未留下太多痕迹,这些年真正对他影响最深的反倒是母亲。卫文君从未对孩子进行说教,但赵慎永远记得她最后那道令人震撼的笑容。爱,真的能够驱散梦魇,乃至于人所做的梦都是这样的温暖明亮。
    本该是心中装满仇恨的人,手中也沾满了鲜血,却是真正有着和母亲一样最温柔的性格,这或许本身就是一种不幸。赵慎随意地捏着药碗,默然地看着那跳跃燃烧的炉火,他心中已经厌倦了杀戮、阴谋、勾心斗角,连这片刻的安静都感到很珍惜。
    孙澔见他还没有喝完药,不禁看他,他抬手将药饮尽,把碗搁放在了炉子的边缘,转而扭头看向窗外。小城风声扑簌,凛冬将至,寒霜厚厚地积在衰草上,极目之处尽是惨淡的白色,看得久了,有几分百无聊赖。像是心中有所感应一样,赵慎没来由的想到了远在盛京的李稚,忽然很想要见见他,也不知他近来如何了,一这样想,心中便觉得欣慰。幸好还有他。
    李稚对他们而言,意味着希望。赵慎在他的身上看见了将来,他是不属于这个萧索冬日的,他的双眼中倒映出光明灿烂的未来。
    门外有脚步声响起来,打破了这小房间中难得的平静。孙澔把壶一摔,不耐烦地回头用滁州方言骂道:“不是说了生了病的人需得静养,吵些什么?一整日没完没了的!”
    侍卫刚好停下脚步,被劈头骂了一顿后,神色不安地停在阶前。
    赵慎扭头看过去,低声问道:“怎么了?”。
    “世子,京中有消息传来!”
    赵慎起身来到门外,从侍卫手中接过密信,先看了眼外封,并未标明来处,拆开一看立刻认出这是赵元的手笔,信上只有短短五个字:京中或有变。
    赵慎眼睛微眯了下,看着这封没头没脑的信陷入了短暂的思索,按时间推算,这应该是赵元入京后、进宫前让人传递出来的,他问侍卫道:“送信的使者可曾另外说了些什么?”
    “没有,他说他也一概不知。”
    赵慎重新看手中的这封密信,一时不知这是赵元又在装神弄鬼亦或者真的事情有变。
    “派人去京中打听一下。”
    “是。”
    没过多久,皇帝的旨意抵达彭城,说是皇帝思念侄儿,催召赵慎入京。赵慎想到了那封密信,没有立即听诏入京,而是以病痛为名先拖延了一阵,在接下来的日子中,果然有令人眼花缭乱的书信继而连三地抵达彭城,却全都说不清楚盛京究竟怎么了。赵慎没有一惊一乍,先打发了皇帝的使者,又派人去联系李稚,然而他派去盛京探查情况的人全都没有再回来,一如石沉大海般音讯全无。
    他心中有了数,京中确实出事了,但具体是何事,发酵到了何种程度他目前仍是一概不知,也无从打探。
    彭城太守府中,王府的幕僚们正聚在一起就此事商议。
    “要我说还是去,不必草木皆兵,京中向来风平浪静,从没听说过事情有变,难说此番不是皇帝在试探雍州的忠心。士族一直有意挑拨离间,许是有人故意设局令我们心生疑惧,继而自乱阵脚。皇帝催促得如此之紧,心中恐怕已经生了疑虑,若是我们也害怕起来,反倒跟着中计。”
    “盛京如今没有半点消息传出来,这样扑朔迷离的局势从未曾有过。既已知事情有变,也料到对方必有准备,便要做最坏的打算,贸然去了,万一对方真的是请君入瓮,我们岂非自投罗网?”
    “不去便是违抗皇命,坐实了
    /p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