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255

      /p
    /p
    *
    谢珩醒来后,得知了赵慎归来的消息,心中颇感意外。孙澔冒着风雪赶来冰壶城,他仔细帮谢珩检查了伤势,重新开了一张方子交给裴鹤,“万幸啊,刀口离要害就差这么一点。”他两指比了下,对谢珩道:“大人怕是不要自己的命了。”
    谢珩神情平和,没多提自己的伤,“你这两年音讯不闻,是跟着赵慎回了鄞州?”
    孙澔点了下头,他与谢珩是多年旧识,想当初还是他托付自己去照料赵慎,回忆往事真是恍若一梦。
    孙澔年轻时性格孤傲,不喜欢跟人打交道,却唯独喜欢钻研医术,常在深山老林中收集草药,后来他因缘际会与谢珩相识,谢珩答应助他编撰医典,两人自此结缘,到如今快十多年了。
    孙澔对谢珩详细地讲述了这两年间发生在赵慎身上的事,从当初凤凰台之变他带着赵慎离开盛京,到后来赵慎苏醒,鄞州之变爆发,他的语气中难掩对这人的敬佩,“两年多来,我用尽了毕生所学救治他,他却始终昏迷不醒,偶尔睁下眼也是神志不清,我还道他一辈子只能这样半死不活了,没想到啊。”
    “本来我也很久没回鄞州了,这地界越发不太平,太守陶灌倒行逆施,民间早就有反抗的苗头,不过几次都被军队镇压下去了,我原想趁着还未彻底大乱,尽快带赵慎离开的,没料到却忽然出了这种事,多亏他在这时醒了过来。”
    孙澔讲述这段血腥往事时,眼中有一抹奇异的光,“人与人真的有天壤之别,我是见到了他才相信,世上真有这样风骨奇绝的人物,明明所有人都是第一眼见到他,但无不死心塌地追随于他,简直令人惊叹,我后来问过一个侍卫,当日为何要朝着他跪下,他对我说,陶灌死了,他的心中充满了恐惧,但一见到那双眼睛,他忽然就再也不害怕了。”
    孙澔说到此处停了下,平复了心情,“那一刻我意识到,有一种人生来就是要为天下人背负一切,人的意志连上苍也无法左右,赵乾正是这样的人,明明谁都断言他活不了,可赵元死了,皇帝死了,如今连梁朝都已经灭亡,他却仍是活着,命运待他何其不公,却又不得不为他折服。”
    谢珩回想起往日种种,赵慎这一生确实称得上传奇,他的命并不硬,但最强的是能凭一己之力屡屡逆天改命,任是谁也无法摆布他,谢珩道:“他确实不易,走到今日全凭一副不灭的心志,这份血性不是寻常人能拥有的。”
    “粉身碎骨,此志不渝。”孙澔看向谢珩,“说起来,其实大人亦是同样的人啊。”他像是意有所指,盛京城发生的那场惊天政变他也早有耳闻,而今想来感慨万千,梁朝之所以没有走向三百年前汉室的结局,或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不断涌现吧。
    第143章 晋河之战(六)
    前厅中,灯烛纷纷燃尽,李稚与赵慎坐着聊了一晚上,互相谈及这两年来的经历,千言万语,道不尽衷肠。
    重逢的狂喜渐渐平复下来,李稚仔细地看眼前的赵慎,他仍然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当初凤凰城之变,赵慎身死,他不顾一切来到雍州,所有往事都还历历在目,有那么一个瞬间他忽然感觉到,或许这三年来所有的坚持正是为了这一刻。
    赵慎比李稚更加感慨万千,“我曾希望你能远离这些明争暗斗,却没想到最终仍是让你替我承担下来,这几年难为你了。”
    雍州对他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三年来李稚代他守护雍州,当初那个在盛京城答应要帮他达成志向的少年,一直都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没人比赵慎更清楚其中艰难。
    李稚听出赵慎的愧疚,“我们是同胞兄弟,你所背负的也正是我必须承担的。”
    赵慎望着那双真诚明亮的眼睛,心中百感交集,终于点了下头,“我在鄞州听闻氐人入侵青州,本想立即带兵支援,刚一出境就听闻赵徽被杀,谢珩下令十三州驰援西北,我见各州郡内匪乱四起,朝廷自顾不暇,深感若是置之不理必将引发内乱,于是先转身平定沿途匪乱,是我来迟了。”
    李稚摇头道:“不,你是对的,各州郡内乱之事我也有所耳闻,只是正值与氐人对峙的关键时刻,实在没有精力腾出手来收拾,如今你一到,正是为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何况你也从未来迟,这正是最好的时机。”
    赵慎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最好的时机永远是此时此刻,“此番西北能够起死回生,倒是首要多亏谢珩了,我跟他打了这么多年交道,自认为足够了解他,却仍是被他的所作所为震撼,崇极殿弑君、镇压士族、发兵西北,桩桩件件都堪称惊天之举。”
    李稚听他提及谢珩,眼神蓦然柔和起来,“他这一生对梁朝仁至义尽,是他们对不住他。”
    赵慎道:“他是个聪明人,可惜生不逢时,倘若他早生个三十年,梁朝的气数未必尽了。”又道:“我听闻他在战场上受伤了,如今伤势如何?”
    李稚道:“已经没有性命之忧。”
    赵慎点头道:“那便好。”
    李稚道:“其实那一夜氐人的目标是我,他是为了救我而受的重伤。”
    赵慎点了头,“我知道,萧皓已将事情的经过告诉我,大敌当前,谢家与我们的仇怨暂且按下不表,他今日对你有恩,我们自然也记在心中。”又道:“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打赢与氐人这场决战,谢珩是为此而来,我亦是如此。”
    李稚在他的注视下点了头,忍不住又认真地盯着他打量,眼中隐约闪着水光。
    赵慎被那双眼中的浓烈情绪所感染,不自觉也动容起来,低声道:“我赶来西北的路上,一直在担心你,心里想着你我兄弟何日还能再见上一面,如今看到你,我才终于放下心来。”他停了停,笑道:“你早已能独当一面了,罢了,不提了。”
    李稚闻声一收情绪,“对!不提了,都过去了。”
    这一聊就是一个晚上,赵慎抬头道:“这天都快亮了,正好你带我去看看谢珩,我也该去看望他一下。”
    “好。”
    李稚领着赵慎去见谢珩,谢珩早就得到了消息,看见赵慎也并未感到意外。
    赵慎的态度意外的温和,一见面与谢珩简单寒暄了两句,问了问他的伤势,两人谁也没主动提起从前在盛京城的事,你一言我一语,倒像是一对不亲近但也不疏离的多年好友。
    赵慎道:“此番多谢中书出手相救,阿衡是我唯一的血亲,你救了他的命,这份恩情我永远记在心中。”
    谢珩道:“殿下客气了。”
    赵慎忽然伸手阻止谢珩起身,“你的身上还有伤,不宜多动。于情于理,我都要再多道一声谢,正值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仰赖你出兵相助,西北才能安
    /p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