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127

      /p
    /p
    只一句——“着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看得唬了一跳:“殿下写的什么?”
    朱晏亭低头望着绢书发怔,答:“孤方才神思不定, 不知怎么,心中有了这么几句话, 仿佛在哪里听过。”
    鸾刀骇然道:“这不是南夫人的《细绢歌》吗?殿下罚她在宫中唱了好久, 奴婢只偶然两三回都听熟了。……如今殿下君恩深厚,又有太子,写这么晦气的歌做什么?”
    朱晏亭闻言,手中的笔蓦的顿在了绢上, 直至洇下了一大滴墨, 才如梦初醒, 将那笔搁回了山架。
    她听见胸中撞坏之声,砰砰直跳,像是少时第一次瞒着娘找李弈去学习骑射,穿着小内监的衣裳从丹鸾台上的王宫一路往下跑,震动得骨血都在微颤的声音。
    犯错的紧张、羞耻,随血脉窜动全身。
    我怎会写那废妃思念帝王的靡靡之音
    怎会与那弃妇怀有同样依恋郎君的“端绮之思”。
    “若母亲见我这样,当会掌劈我面,责我没有出息。”
    她谑笑着喃喃了一句。
    鸾刀听她此言,怔住了。
    随后有些僭越的,伸手轻轻抚上她的背脊。
    “殿下……”
    朱晏亭道:“你先下去,我想一个人待一会儿。”
    鸾刀欲言又止,走到了屏风处,脚步犹移,又走了回来:“有句话,奴婢僭越,一直想对殿下说。”
    朱晏没有说话。
    鸾刀轻轻说:“殿下不需要成为和长公主一样的人。”
    这句话不轻不重,像是闷闷一下,扣在心上。
    朱晏亭只想“总算有个人说出这么一句话了”,仿佛也是只有鸾刀看出来,敢说出来。
    她只有这点感慨。
    除此之外,别无他想。
    鸾刀缓缓道:“长公主生时在外掌兵,归国掌权,能平叛,治得国。奴婢和殿下一样,即便此时也深深以长公主为荣。
    “可她不是也留下了朱公这等难题给殿下吗?”
    朱晏亭微微一怔。
    鸾刀看着朱晏亭深深埋在发间的那一粒闹蛾簪,知道她不管再如何作模样,也存下了一个心结。
    听她道:“或许母亲是为了磋磨我。”
    鸾刀反问:“殿下,真的吗?”
    “……”
    “我跟随殿下时,殿下被朱公幽禁,要许配给吴俪当继室。奴婢再僭越问一句,当初若是朱公再狠心一点,在丹鸾台上命甲士二三,将殿下捆缚吴俪处,殿下当如何?”
    朱晏亭面浮怒色,转过头看她:“你如今说这些,是要我怨憎我母?”
    “奴婢没有做过母亲,但是奴婢可以保证,长公主生前哪怕感受到一丝朱公的异心,也会毫不犹豫了断了他。”鸾刀道:“母亲是不会让女儿冒这么大险的。殿下如今为太子计,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朱晏亭怔了,呆立良久,嘴唇微微颤了一下,眉目在灯火之中暗得令人心惊。
    “你是说,我母亲被那愚夫戏耍,没有看出他是个包藏祸心的中山之狼?”
    她久为人上,驾驭诸嫔宫人,威势深重,发怒时即便是鸾刀都心惊肉跳,但想到如芒在背那支铸入屏风的金箭,鸾刀将微微颤抖的手收入袖中,低垂眼睑不看她,冒死谏言道。
    “是……长公主靠刀山火海杀出来得的国,自绝于人情,太过倨傲,不能俯察,不能明白朱公祸心,由此落下祸根,险至一生的经营都付之流水,由奸人登堂入室,殿下忘了当日丹鸾台究竟是谁在做主了吗?”她颤声道:“殿下心思生来更细腻,故能洞陛下之念,能解先太后之心,能料平阳侯之懦,能说服谢王后,才有今日。殿下就是殿下,殿下无需作长公主。”
    “谁给你的胆子评判她?!”朱晏亭大怒之中,拂袖挥落了案上的香炉,巨声砰哐,打断了她的话。
    鸾刀周身血止,仓促跪落伏地。
    外头人听到巨响,要进来,被朱晏亭厉声喝止。
    响动之后,椒房殿又陷入了安静之中。
    已过中夜,殿宇静得只有烧的烟在流转,被打翻在地的香灰之间,丝丝缕缕的白烟缠绕、攀爬、纠缠。
    许久许久,朱晏亭才平复了胸口的起伏,望着她。
    她很久以后才出声。
    声音在方才的怒中沙哑了,哑着嗓子,带着一点轻轻的疲倦。
    “去吧……”
    “是我之过,不应该对你发作。”
    “她的成败得失,由人评说。”
    “我的也是。”
    ……
    最终朱晏亭送出去的那封书信,既没有公事公办,也没有借人口舌诉己之思。
    而是在万般思忖过后,只写一句:“君未至,诸事不能定,思君甚,盼君归。”
    绢封入囊,交付郑思危。
    随后飞骑走掠如电,扑向景陵邑,被告知圣驾已往干陵去,郑思危匆忙跟上。
    今上登基之初便兴造干陵,徙山东豪富之家住陵邑,如今六七载过去,山陵初现雏形,城邑也初露峥嵘。
    将作大匠、少府丞等随上巡干陵。
    元初三年的燕王叛乱,战马一嘶废钱千万,陵墓的修建也缓下来,郑思危到时,见工匠、刑徒等筚路蓝缕,还在搬运神道上用的青砖。
    将作大匠在与皇帝仪事。
    郑思危报了讯,齐凌忙中还是宣了他过去。
    郑思危奉上那封囊书。
    皇帝面前的案上摆着山川舆图,将作大匠还在说话,他往后稍却上身,在案底展开绢书飞速扫掠了一眼。
    只一眼,复正襟危坐。
    须臾,似不确定一样的,又在袖底展开那书扫视后半截。
    “陛下?”将作大匠以为有军机要事,意图先退。
    齐凌摆摆手,看着案上舆图笑:“不必。”
    等禀事的都走了,郑思危才问:“皇上,提前摆驾回宫吗?”
    齐凌思索片刻,道:“行程既定,诸卿听候,岂能轻改……过几日吧,再等一等。”
    他说罢,又重复了一遍“再等一等”。
    他说着,将那绢书捏在了手中,折了两下,收入袖底。
    ……
    次日,皇帝尚未从景陵邑回来,李弈先到了长安。
    不知出了什么事,比他报上的时间足足早了十日。
    也恰是这几日,皇帝不在,舞阳长公主齐湄不知从哪里接到了消息,在长安城北设台、温酒迎接李弈。
    官道上,北面来者风尘仆仆。
    齐湄温了酒,备上雁巾羹一鼎、熬鹄一鼎、炙犬肝一碟、梅子雀醢一碟……都用炭火温着,为他接风洗尘。
    齐湄的仆从觉不妥,劝她:“后将军归朝,恐有要务在身,殿下不宜张扬。”
    齐湄不以为意,扬起玉盏一样下巴,笑道:“上回他在宴上拂了孤的面子,若不让他饮下这口酒
    /p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