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60

      [衡兰]知否同人之盛世八紘 作者:末烬

    赐,一应王爵勋贵人家俱得了团圆饼、芋头、栗果和簪菊等物,以示皇恩浩荡。而此时正得圣心的几家,还有旁的赏赐。

    盛老太太年纪大了,独有一柄福寿如意紫檀拐杖,并两对金玉如意。大娘子王氏除了黛墨、金黄、明紫、浅粉、绯红及素白六色大盏巨爪贡菊,另十篓新鲜贡蟹,还有各色鲜亮贡缎十匹。她也不藏私,除了怀孕的如兰,每位盛家姑娘都收了一篓子,两个儿媳妇也没落下。

    这种超出循例的赏赐,照例要进宫谢恩。王氏陪着老太太一同入宫,回来之后说起没见着病了的圣德太后,她听不大懂这些上位圈贵妇打机锋,倒是记性颇佳,将皇后下旨宫中大龄宫女配与北疆屯兵的军士,圣德太后身边那几个出类拔萃的自然首当其冲。

    王氏还说豫王太妃,也就是昔日的三王妃,听闻此事后为圣德太后不平了几句,说太后贴身的侍婢,怎么也不能屈就了一介兵士,丢了太后的面子。可她作为晚辈,如何敢与圣安太后和庆宁大长公主争持,皇后倒是肯叫她一身皇嫂,但人家一国之母的身份摆在那里,豫王太妃还能说什么?

    于是皇帝趁热打铁,放了两千宫女出去。京中王爵人家向领导看齐,满打满算凑了四五百粗使丫头之类的配与士兵们。当然也不乏那当家夫人奶奶趁机清理门户的,将那些心大的、存心勾引爷们儿的俊俏丫头也算到其中。

    盛府是书香门第,盛紘又是皇帝重臣,不可例外,索性也寻摸了二十来个无父无母或兄弟姐妹多的丫头。出于对王氏的尊重,盛紘还主动将书房里两个一直有意做自己小老婆的二等丫头主动上交国家,配给了两个伍长。

    宫里放宫女出去的当口,京中喜事也多了起来。譬如顾廷烨那个同父异母的嫡妹顾廷灿,便与庆昌大长公主嫡三子定了亲。这位顾家七姑娘什么品性盛紘是知道的,她的结局盛紘也一清二楚,不过,他没那个心情管别人家的破烂事。

    叫他出手,也是要看人的。

    秋去冬来,爆竹隆隆,梅枝堆雪,崇德三年的除夕夜,京城上下俱一片喜气洋洋。盛家拢共没什么大喜事,女儿都出嫁了,没成亲的两个儿子,一个十二岁努力念书中,一个四岁的娃娃还没开蒙,倒是人口总添。

    对着满桌精致的年菜,盛紘心里就犯嘀咕,怎么就生出来长森这么一个。眼看着王氏是肯定不能生了,他又不想一把年纪了收姨娘:其实算起来他才四十来岁,年富力强的时候,收小星也不算什么。只是他心底里不想再有庶出子女,谈婚论嫁也费力气,还让王氏不痛快。

    当老爹的成果不显著,儿女们倒是身强体壮好生养,这让盛紘内心十分怨念。

    譬如长枫媳妇儿陈氏又有了,两口子有了儿子就惦记着像长柏夫妇一样儿女双全。盛三公子正式向长兄发出挑战,扬言必定要比他生得多。

    譬如在平宁郡主的敦促之下,明兰终于也有了身子,一个多月还没坐稳,郡主出于自身经历,打定主意不准齐衡让媳妇儿伤心影响胎气,说是过了五个月才可放个丫头在书房里,且要顿顿不落地喝汤药。其实她多虑了,齐衡根本没有睡旁人的心思,恨不得日日守在媳妇儿身边呢。

    人人美满。

    盛紘端起美酒一饮而尽:过了年,先帝的三整年过去,也是时候处理甘老将军和圣德太后那群人了。

    直面风浪

    正月初一,照例京中王爵人家要进宫请安,盛府诰命夫人中盛老太太年老可免,便是王氏和长柏媳妇海氏一同觐见,顺带参加后廷宫宴。盛紘倒是省事,只需叩见过皇帝领了赏赐便可退下。臣子们的赏赐没有诰命夫人们那样花样百出,有什么绫罗绸缎,无非是些字画古玩之类。

    崇德四年的宫宴,在圣德太后的病体沉重之下,顺理成章地由圣安太后主持。还是据知情人王氏透露,当日皇后娘娘挺着大肚子风光无限,底下容妃与玉昭仪各自仗着龙胎分庭抗礼,一后一妃一昭仪的三角形宫斗模式基本形成。

    年节沐休十日,百官封印,盛紘也得以休憩数日,除去必要的出门拜岁,同僚宴请,一概待在府里,说笑闲聊以度日,有事儿处理处理文书,没事儿就教森哥儿读书。森哥儿秉性是中和了长柏与长枫,有些念书的灵性,聪明伶俐,却又不像长柏那样刻板,说起来是更像盛紘本人。

    这一日又是阖府家宴,因四个丫头都出了门子,席上不免冷清,盛老太太索性不叫避讳,一大家子人围了一张团圆桌,就是香姨娘和萍姨娘也没落下,胡乱坐了一旁的小桌。

    菜尝五味,酒过三巡,便说起栋哥儿和森哥儿来。盛紘笑容满面,对着盛老太太说道:“咱们家的孩儿里,柏哥儿稳重,枫哥儿聪颖,都算是考了进士。栋哥儿虽也不错,到底是书性不足,儿子总想着给他谋一个什么出路才好。”

    栋哥儿一听这话,不由得脸色一白,行动间拘谨了许多。盛老太太看在眼里,不紧不慢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未必只有读书做官才是好的。”

    盛紘怕她误会,连忙解释:“儿子也是这样想,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