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107

      温慈不知道到底是这一世的沈著改的,还是上一世真实发生过的,总之她那会确实不知情。

    现在她趴在案几上“酣睡”,沈著走到偏殿,在她身边坐下,一坐就是一整个早朝的时间。一直到太傅下朝,他才装作什么也没发生过,回到正殿继续读书。

    灯光组把片场打造出朝阳初升的氛围,橘红的光从偏殿角落逐渐移到他身上,没作停留,继续往前挪移,等到将案几上的温慈罩在阳光里时,他知道,要下朝了,他该从偏殿离开了。

    时间一久,他也会伸出手,用手背关节碰碰她光洁的脸,或者用指尖描摹她的眉眼,或者替她理理鬓边的碎发……

    一次也没被她发现过。

    也许是因为这姑娘心太大,睡得太沉。

    拍完这场戏后,温慈问过沈著,为什么要这么改。

    “傻子,”他捏捏温慈的脸,“因为喜欢。”

    “怎么看出来的?他们都没表过心意……”

    沈著笑了:“我问你啊,一个男人,叫一姑娘陪他读了七年书,或许刚开始,他确实只把那姑娘当妹妹看待……可七年下来,他早过了成家的年纪,却始终不肯纳妃,这不是喜欢是什么?”

    “那万一他喜欢男人呢?”

    “喜欢谁?他身边有哪个男人给他喜欢?就一太傅,难不成你还让他喜欢太傅去啊?”

    “话不能这么绝对,喜欢太傅也不是不可能……”

    沈著一把捂住她唧唧喳喳说个不停的嘴巴,没好气道:“你还和我杠上了是吧?”

    温慈会看人脸色,见好就收,闭上嘴就不再说话了。

    ☆、第 56 章

    前面几场戏的氛围比较欢快,后面的就有些沉郁了。剧组拍戏按照时间线来当然最好,一来不容易穿帮;再则方便演员入戏,可以更好地演出角色前后的情感变化。

    但这只是理想状态,为了节省成本,方便统筹,基本都是打乱了排的。

    比如现在,上一场拍的还是男女主刚见面不久的内容,下一场就是男主即将动身南下,去江南治理水患的剧情。

    大概是专属于女人的第六感,温慈觉得,太子这一走,她大概就再也见不到他了。

    走前,她连夜缝制了一只荷包送给太子,荷包上的图案只有很简单的四个字——“出入平安”。

    这一段情节,在上一世并没有发生。她确实有不好的预感,也确实绣了荷包,但她最终并没有送出去。

    太子走的那天,她去了东宫,只是沉默地看着他,一句话也没说。藏在袖中的荷包被她用手指送出来,又送回去。反反复复,犹豫着该不该给他。

    最后一刻,她不动声色地把荷包放回袖子里藏好,到底没有拿出来——送荷包,是枕边人才做的事,她算他的什么呢?

    只是她没想到,会有危险的不是太子,而是她。

    现在,在她说了算的剧本里,她想给自己圆了这个念想。

    太子怀里被塞进一只荷包,很漂亮,看得出绣荷包的人手很巧。他手足无措,不知该把这荷包放在哪里才好。

    贴贴胸口,挂挂腰侧,脑袋左顾右盼的,看起来有些滑稽。

    这是沈著的即兴发挥,他其实是按照本能来演的。他也说不出个名堂来,就觉得演这个角色时,有些动作并不受他控制,就好像他天生就该这么做似的。

    也好像,他在什么时候做过这些事情,只是忘了而已。

    温慈看到他这模样,憋不住,笑场了。但沈岩并没喊停,温慈继续笑,笑着笑着,眉眼微蹙,泪光就泛到了眼底。

    她的唇角控制不住抽搐,眼神飘忽,看一眼周围的宫人,又往上瞧殿内的屋顶。眼神转得极快,唯独不敢看他。

    太子手里捏着荷包,对着啜泣的她愣了片刻,而后大步上前,将她揽进怀里。

    不一样了,这一世不一样了。

    她埋在他怀里笑,谁也看不见。

    沈岩拍《东都赋》,也是为了圆自己一个念想。

    上辈子他处在那样一个位置,有些决定非他所愿,也是身不由己。

    幸得老天垂怜,不,也或许是惩罚,让他记得上一世的过往。所以在沈著出生以后,他收手,再也不干预他的决定。

    不管是他的人生,还是他要爱的人,沈岩都不会管。

    沈著还只有几岁时,沈岩抱他在腿上,告诉他:“人这一生,也就几十年,人们总想着要活久一点,就算是得了绝症,也想着多活一天是一天……你还小,我知道你听不懂,但你说,人为什么怕死啊?”

    沈著瞪着他爸,没有说话。

    沈岩笑了笑:“因为他们还有想做却没有做的事啊……所以儿子,爸爸下面的话你听好了,做你想做的,不要留下遗憾,假如你有一百件事想做,那你就去做。等到做完那天,就是死,也值了。”

    温慈从片场下来,被沈岩叫去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