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0
,大将军仁慈没宰了你,让你戴罪立功可真是白负了他的好意!不敬大将军,不敬老将军,丢五座城池的人,按军规当斩,且应是挂了首级警示某些一再陷害大将军的人!”然后指出昭顷君无故失踪一事,应是小人走漏他赶赴赤城之事。
昭觉亭眯了眼,扫过台下坐着的众人,果然发现原苻这一说,有人就变了神色,虽然很是轻微,但敌不过昭觉亭那眼神毒快。
瘦弱将军被原苻的话堵得憋红了脸,他的命确实是昭顷君给的,但他不代表就看得惯昭顷君那拖泥带水的行为,什么事都要考虑地万分周全,细致地像个姑娘一样。
鼻子里一哼,眼睛便是翻了白眼,这个样子落在原苻眸眼中,自是勃然大怒,便上前抓扯,而对方也不是个吃素的,两人纠缠起来,场面乱了起来。
瘦弱将军个子比原苻小上许多,但力气不小,两人势均力敌,扭打到一块儿难分输赢,谁也不松手。两边本是看热闹的人,上感觉到这俩要活撕了对方,便上前劝架,各退一步算了,但两人非是不听,更是打得厉害了,便上前拉扯,试图将其分开。
从两人打架变成一堆人拉扯混乱局面。
昭觉亭觉得这一幕很伤眼睛。
“够了!都给我停下来!”
昭觉亭这一喝洪亮如钟,威严十足,还带有雄厚的内力压慑。
众人怔然,不同而约地住了手,各个退回原来的位置,倒是安静了,等着昭觉亭发话。
“咔吧咔吧”几颗瓜子皮掉地。
众人:……
又来了。
那人默默磕瓜子,面前放的是一盘满的,已然是换了一盘。
关于玉城攻与不攻的问题,昭觉亭不想发表任何意见,最后在众人那炙热的目光中,终于说了几个字。“商谈不作数。”
五个字,将众将领的半天的口水作废了,大家瞪直了眼,敢情,是耍他们的啊!
奈何昭觉亭乃是镇国一品大将军,平日里大将军都得听他几分意见,他们这些又怎么敢逆耳不听呢?
昭觉亭举着没磕完的瓜子盘,退出厅堂,一路“咔吧咔吧”地没停过。不过他那威严的神情众将领皆是心目领会,既然不让攻,还是不去了。
据说玉城那边张着网等着梁军自投罗网的齐国将领被气了个半死。
昭觉亭让人打探了好些天,都没打探到臭小子任何消息,说不着急是假的,为了镇定心情,他每天都会磕大量的瓜子镇压心境,于是乎,百姓们知道了他爱磕瓜子的事,一有空就举着装满各种香瓜子的麻袋引诱他出门,以达到他们询问昭顷君消息的目地。
昭觉亭苦笑不得,他要是知道那臭小子的消息,还用磕瓜子整日消愁吗?这孩子可是从小族兄拜托他教养的,跟了他十三年,说是当儿子养都不为过。
昭顷君失踪的消息不知怎么传入了长安,惹得整个长安百姓都恐慌害怕,再加上之后玉城又沦陷,长安百姓开始担忧齐国人的手段了。
此事传入了朝廷。
大将军能打败宿战这位常胜修罗,又收复大量城池,太元帝自是高兴地不得了,每天上朝都是精神抖擞的,一路带风。但是有一天,他笑着笑着却得到了大将军失踪于去赤城的路上的消息,笑容凝固了。
虽然不知道是真是假,但这满长安传得到处都是,满朝文武也是议论纷纷。
仿佛一场惊天阴谋即将开启。
太元帝思虑后,想起如今还在牢中数草过日子的老三,觉得与前些天那长安说他帝位不正的流言脱不了干系。
既然不是老七那个孩子,那又会是谁呢?
仿佛是有人蓄意而为,在织一张罗天大网,将整个梁国都网罗进去,然后将其倾覆。
正在他想得出神的时候,有人急急跑过来通报。
来人急得整个人冷汗直流,脸色苍白无比。“陛下不好了,有人于太司狱刺杀三殿下,他快不行了!”
太元帝瞳孔急缩,感觉头昏脑涨,一个踉跄不稳,差点直接摔倒,他摸着旁侧的玉石栏杆立定,然后霍然朝太司狱奔去,也许是上了年纪的原因,跑了没一会儿就气喘吁吁。
意识渐渐不明,恍惚中看到一身白衣的男人朝自己走来,似乎唇角凝结着一丝嘲笑和不屑,样貌完全看不清,只有这份神情,牢牢记在了心里。
“你是?”
最后太元帝是在龙华殿醒来的,脑袋昏昏涨涨地痛得厉害,太医说是他日夜操劳过度,导致晕眩脑胀,建议他以后少挑灯看阅奏折,就走了。
只留下太子梁容音和一脸懵圈的太元帝面面相觑。
梁容音看了他好半天,这才道,“父皇,好像挑灯批阅奏折的人是我啊。”
太元帝点头,但很快摇头。瞪了儿子一眼,“太医夸孤为国事奔忙,你拆什么台?”
太子:……
太元帝揉着迷糊的后脑,将之前自己昏迷前看到的人影跟梁云音讲解了一下。
梁容音听后神色微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