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3
珍珠雪耳、如意竹荪、蜜汁芙蓉虾……”
顾小楼笑了,“王爷,您是在报菜名嘛?”
纳兰朝点点头道:“本王幼时倒真报过满汉全席的菜名,那时爱争一口闲气,同兄弟们比谁记性好,一百多个菜名只听了三遍,便当场一字不落地全都背了下来。”
“那……王爷可要比一下?”
顾小楼从前也做过这样的事儿,她还真有几分好奇,二人谁的记忆力更好?
纳兰朝却失笑道:“先好好用饭。”
……………
翌日正午。
宫内传来消息,今日早朝之上,以御史中丞詹士敏为首的几位都察院御史,以侵占百姓良田、故纵下属官员、勾结世族党羽三项罪名,当着圣上之面弹劾了成王。
圣上大怒,罢黜成王官职,并令其禁于府中,不得皇令不得出府。
御史折子飞一般地进了养心殿,有附和的、有喊冤的,元庆帝一概视而不见,只令刑部立查侵扰百姓一事。十日后,刑部的卷宗便以迅雷之势入了元庆帝案头。
据查,做下此事的乃成王母族崔氏名下的一个田庄,只是成王府素来与崔家走得近,很多事上都有些攀扯不清,这个庄子在外面没少借过成王的势。
近年来,大魏对内实行的是修生养息之策,皇族不可与民争利,崔氏此举,大错算不上却正犯了元庆帝的忌讳……
第61章
元庆帝并不算一个强势的君王,文治武功,他只占了一项文治。
大魏朝高祖纳兰充出身关中贵族,纳兰氏本是屹立几朝不倒的世代将门,纳兰充曾任前朝骠骑大将军,南征北战,可称功勋彪炳、战功赫赫。
只是前朝末期,连年灾祸,起|义不断,并非一人之力可挽。
屋漏偏逢连夜雨,当时恰逢北戎进犯,纳兰充奉旨领兵前去抵御。不料千里之外的长安城竟起|义|军攻破了,前朝也炀帝自焚而亡,内外乱作一团。
纳兰充在打退北戎之后,开始折返治乱,他用了十二年的时间,通过一次次大大小小的战役,重整了河山、建起了如今的大魏朝!
只是多年战乱之下,民不聊生,生产荒废,因此自高祖之后便一直实行轻徭薄税与民休息之策。
传至元庆帝这里已是第五代,国力渐复民生也已稳定,但文治方面一直传承着前几代的政|策。
元庆帝不好武而好文治,经济方面一向治理地不错,加上杜衡案之后,吏治整肃不少,百姓的生活总体而言还算安乐稳定。
只是近年来边|境多有摩擦,西羌与北戎蠢蠢欲动,情势不容乐观。
成王勾朋结党、纵容部下,元庆帝早看在眼里,只不过未曾发作而已,此次上折子的御史不管背后奉了谁的令,但总是合了今上的意。
摸准了这点,朝中风向渐渐又开始一边倒地回转了……
*
两月之后,小满刚过,已至芒种。
六月初五,天高云阔,风清气朗,正宜出门采风游玩。
城外灵安寺的山道上,正有一身着鹅黄广袖留仙裙的的少女拾阶而上。
京郊寺庙繁几,达官贵人出门拜佛,多会择隆福寺那样的大寺,此处庙小僧少,香火不算旺盛。
少女将青丝撩了少许盘成发髻,簪一支蝶恋花白玉钗,其余则垂在颈边,露出一段玉般颈项,皓质呈露、秀色无边,正是前不久迁入此地半山清舍的顾小楼。
连着月余,每日清早,她都会从所住的半山腰处爬至山顶,到夕阳快落时,才会下山,名义上乃清修静养,实际上是在‘拜师学艺’。
山顶上住的人,是她很早之前就拜下的老师——公孙绩。
公孙绩不知怎么说服的云丞宣,到京后,他并没有随云王府的人住在一处,而是一个人住到了城外的灵安寺。自成王出事后,顾小楼心中困惑良多,却苦于身边无人可解,因此她便想到了这里。
在同公孙绩促膝长谈一番后,她果断和城阳告假,搬进了半山处为清客修建的山舍中。
这段日子,从天下大势、到烽火诸侯,从党争倾轧、再到政兵农商,她跟着公孙绩见识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受益匪浅……
也是这一次,她真正了解了,这个能令自己在不知其姓名的情况下便为之折服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公孙绩出身江南世族,曾在徽帝年间即永平十七年高中榜眼,彼时年仅十六,可谓少年得志。
之后,从翰林院到太子詹事,再从六部升任大员,他做了十八年的官,直到永平三十五年。
那年,发生了一件大事。
当时,北戎进犯,一夜破了大魏两座城池,北境驻军连连退守,兵败如山。
徽帝急的焦头烂额,痛心之下,派了被朝中一致看作内阁准人选的公孙绩前去大同监军。
三十四岁的公孙绩正值一生中最志气昂扬的阶段,领了皇令之后,便与同时被派任边境的大将军曹东又携手北上,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