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172

      来说不过是人生中的匆匆一瞥,那么她浅薄的认知不足以全面的评价这些人物,二来……
    要写也是写她最想要写的那个人。
    查阅了浩如烟海的典籍,又去拜访了不少历史学者,去过了秦九韶出生的地方、任职过的地方,甚至还去了他去世的梅州,应迦月才动笔开始写这本书,到了现在,全文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可她还有一个地方没有去。
    这个地方就是湖州。
    湖州这个地方对于其他人来说,或许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对于秦九韶来说,绝对是一个重要的存在。他在湖州建造了“极其宏敞”的豪华园林,成了后来被口诛笔伐的重要罪证,也就是在湖州,他完成了惊动世界的数学专著——《数术九章》。
    这周三和周四都没课,应迦月买了去杭州的机票,准备到了杭州再转湖州,想要跟着他的脚步去探寻他曾经的故事。
    在学校图书馆呆了一下午,出了大门准备回宿舍的时候,门口便有几个人围了上来,其中一个男生还扛着机器,百无聊赖地打量着校园里的风景,似乎已经在这里等了很久了。
    “请问是应迦月吗?”说话的人也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姑娘,对方朝她递了一张名片,“我是《梁州日报》的记者小漪,之前有跟你联系过的,不知道你现在方便接受一下采访吗?”
    “方便的,辛苦你们了,大老远跑这么一趟。”应迦月想起来自己之前曾经答应过这个采访,便笑着道,“我们找个咖啡厅吧。”
    学校对面的咖啡厅是新开的,来来往往的人不多,算是个比较僻静的地方,收音也不会显得太嘈杂。
    小漪打开了录音笔,笑道:“我记得节目里给您定的抬头是‘全国最年轻的历史学家’,应小姐年纪轻轻就已经成了名,真是了不起啊。”
    “其实这个称呼有点过誉了,是节目组抬爱。”应迦月垂眸道,“我只是把自己对南宋那个时代的一些理解写出来了而已,不能算是历史学家,只能算是历史兴趣爱好者。”
    长时间的研读资料,让应迦月的性子变得沉稳了许多,说话也不似从前那么跳脱了,看上去倒还有几分文静。
    “应小姐为什么会对历史感兴趣呢?”
    “是因为选择了历史专业才爱上历史,还是因为喜欢历史才选择了这个专业?”
    “应小姐频繁参加电视节目活动,又要发新书,平时用在学习上的时间肯定很紧,会影响到学业吗?”
    “据我所知,《南宋穿越手册》这本书其中有很多内容其实已经达到了学术标准,应小姐提出的一些概念都是自成逻辑的,涵盖了南宋理宗执政期间的民间风土人情、宫廷文化、甚至还有战事的分析,有著名历史学者称这本书为南宋百科全书。那么……”
    记者小漪画风一转,问道:“我们都知道应小姐现在只是大二的学生,这些内容,难道都是应小姐一人完成的吗?”
    到了后来,记者小漪问的话其实是有些尖锐的,明显觉得以应迦月的人生经历、资历,不足以支撑她写出这样的作品,认为她背后或许有资本的运作,或者是某些教授在背后帮忙。
    应迦月却没有掉到她的套子里,而是就记者的问题一一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应迦月的口红涂的很浅,说起话来也是慢条斯理的:“我刚才也说了,我只是个历史爱好者,凭着兴趣爱好写了点通俗读物,得到大家的喜欢是我意想不到的。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但却有千万种解读,我的解读虽然浅显,但都是独自完成的。”
    记者小漪看了看她的眼睛,清咳了一声,终于问道:“对了,我还听说应小姐最近在创作一本新的作品,是关于南宋数学家秦九韶的。”
    应迦月抬起头来,目光平和却笃定:“是的。”
    小漪伸出话筒,问道:“请问是什么原因,让应小姐产生了给秦九韶洗白的想法呢?”
    第88章 意义
    绍定四年, 秦九韶高中进士, 结识了对他仕途生涯产生巨大影响的吴潜, 两人治国的观念一拍即合,成了年龄跨度甚大的至交好友。
    同年,丑诋秦九韶的《癸辛杂识续集》作者周密出生。
    秦九韶中进士后并没有受到重用, 反而在某些授意之下逐渐远离权力的中心——临安。
    此后, 秦九韶辗转数年,先后在潼川、蕲州、和州任职,从县尉到通判, 从州守到寺丞, 每到一个新的地方, 都会将毕生所□□用在当地的民生建设上,听说秦九韶来任职,百姓们无不欢呼雀跃。
    嘉熙元年, 秦九韶定居湖州。
    时年二十九岁。
    ……
    “秦大人,城南贺家贺公子派人来请,说是给您办了个接风宴, 请您赏脸。”说话的人还有些没有摸清楚秦九韶的脾气, 听说新来的这位大人性子有些清冷, 不太喜欢搭理人,也不知是不是和以往那些大人一样, 好面子, 讲排场。
    这贺家是湖州当地最有名望的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