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9
而这些书院往往要求很高,不是说:哎,我家煤老板,不想参加高考,想去清华读书,然后清华录取通知书就到你手里了。
因为正儿八经的官方大书院只有太学和国子监两个,所以,其他半官方性质的大书院那也是有门槛的,而且门槛还不低。
所以,有许多秀才根本找不到老师,这也是许多人被卡在乡试这一关的一个很大原因。
乡试以后的东西,光靠自学很难通过。
现在有个老师从天而降,管吃管住管笔墨纸砚不说,还给一钱银子做生活费,这是什么神仙做派?这等机会不抓住,是会遭雷劈的。
关键半夏的安排根本对秀才们自己的学习造不成影响,每日平均只要授课一个时辰,根本费不了他们什么事,简直不要太舒服。
而对于半夏而言,教五个有基础的学生,和教一群没基础的娃,无疑后果会更轻松。
半夏每日会给他们讲半个时辰的课,给他们半个时辰答疑时间,余下的时间便都可以做自己的事,一举两得。
对于会试,半夏把握倒不是那么大,当然是说名列前茅的把握,而不是考中的把握。故而安顿下来后,除了教几个秀才一个时辰课当做休息后,其余时间她都放在学习上。
此时便显出了系统的好处,上个世界,在地球真正生产出可以长途在星际实际运营的载人宇宙飞船后,系统奖励了她一样东西:精神力锻炼法。
原来人的精神力就跟云或者棉絮一样,看似凑在一起,其实很松散,风一吹就散了……当然,实际上精神力肯定没这么弱,但意思是那个意思。
而精神力锻炼法,至少低级的精神力锻炼法它并不能增加人的精神力总量,但它可以让精神力更加凝练。
就像把一团棉花仿成一条条棉线,让其更加凝练,后面再炼就是仿成棉布等……
这样锻炼的好处,便是锻炼如今的记忆力就跟计算机存储器似的,再久远的记忆也不怕找不到,不怕遗忘。
第一个世界有着顶级教师教导,对于科举她是不怵的。
但是,考试本身又不同,你让一个知名学者去参加高考,他不见得就比人家正经高三学霸考的好。
半夏缺的也不是日常积累和那些知识,她缺的是系统的针对科举的一个学习。
乡试之所以没事,是因为她这一世一直都在复习乡试之前的那些知识,但会试这边,她还是要继续学习。
但此时问题就来了,如今的学习资料难找,尤其像他们这样没有门路,想找个辅导书那都是千难万难的。
即便有系统也没用啊!又不可能找出一模一样的资料,现代高考,差几年的资料都不一定有用,科举虽然更新慢些,但也是在不断更新的。
他为何必须参加此次恩科?
文姑娘说不清楚,他自己倒是有些想法,不为别的,只恩科录取比常更宽松便要参加。
如今士子多了,加之阉宦一直在想办法限制文官势力,故而,如今进士录取人数是愈加稀少了。
开国初年每科能录三百余人,到中期时,二三百人不等,往往都是每代君主刚上位,急需自己势力时录取最多,平日便两百上下浮动。
半夏猜了半天也没猜到居然是因为会试恩科一下子录了406人,而次年的常科则只录了96人。
以半夏80多名的排名,文姑娘的前世她就只能是同进士出生,怪不得……
当今去年即位,但为表孝道,今年才改元永丰,永丰元年,他们这届翰林院新人就该参加散馆考核了。
虽然照常理是三年,但恩科向来都是如此,少有那正好可以正好三年的,都是下一届朝考入管,上一届散馆。
虽然会试殿试名次不高,但散馆考经过一年的翰林院学习,她却直接考取了第一名,得以留在翰林院,授正七品编修。
至于她的俸禄:年禄相当米九十石,折合银两五十八两五钱,即每月四两九钱。
四两九钱,五两银,看着多,寻常小康三口之家一两银也够一家生活一个月了。
但半夏她养的人……
不说原本的三百多口,后面又增多了近一倍啊!
第 34 章
永丰元年冬,京城已经出现干旱迹象,小皇帝降旨祈雨,次年春,山北大名府知府祈雨,至少京城、山南山北三地已出现干旱端倪……
而在小皇帝祈雨的那年秋季,山南这个十年九旱之地已经开始大幅减产,次年老家就又来了一批人。
其中大姐二姐分别带着自己婆家一大家子,公婆叔伯这些,五位叔公家也是拖家带口来了,其他族人则是将年轻人派了来,跟半夏这儿挣银钱。
来京师后,半夏发现这边卖的是老豆腐,贵不说还难吃,故而吃的人并不多,不若山南那边豆腐也是百姓的家常菜,尤其冬季当菜吃。
她自己的银钱负担一大家子实在艰难不说,她也不会让这种情况出现,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