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新御书屋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分卷阅读18

      用水煮的食物,如土豆,玉米,茄子等,在食物煮熟时,水要恰好烧干,让食物有微微的煎烤金黄一面
    黄皮子③    即黄鼠狼,东北少数民族萨满教里,有很多动植物成仙的传说,什么蛇精,黄皮子精,狐狸精,棒槌(人参)精等等
    农家小院里的花魁(高H)胡破鞋番外1 落难的孤女
    胡破鞋番外1 落难的孤女
    那年月关里家①风不调雨不顺,闹饥荒的人都往东北跑,在东北黑土地上只要肯出力气,种点庄稼填饱肚皮不成问题。不少村民回老家,带回来自己亲戚家的闺女,到这边找婆家,还能帮衬老家一点粮食。
    孟大娘也带了个闺女回来,说是她老家邻居的孩子,可怜家人都没了,病得奄奄一息,于心不忍,带这边找个人家,好歹是一条命。几个有兴趣的人家来相看过都觉得不满意,这胡宁宁说是17岁,可看着象13,4,面黄肌瘦的,农家媳妇要的是肥壮的好身板,能生养能干活,这个娶回家只怕是赔钱货,至于彩礼,也至少要把孟大娘带她出来的路费开销给付了吧。孟大娘也愁了,那年月谁家都没余粮,或者有,也极其宝贵,没人愿意养着一个非亲非故的外人。胡宁宁知道自己欠了孟大娘人情,很是勤快,极有眼力见儿,还能做一手好针线活,是个过日子的好手。
    村民李四儿的老娘听说了这事,就赶到孟大娘家,为李四儿求娶胡宁宁,孟大娘却犹豫了,拒绝吧,好不容易有个愿意娶胡宁宁的人家,同意呢,这李四儿就是个好吃懒做的二流子,也怕害了胡宁宁,就和李四儿的老母一起去村长家,问村长的意见。
    老李太太说,李四儿是有点不着调,但要是有个好媳妇,慢慢地也就好了,她家有三大间房子,有井,有磨,院子大,园子大,家里女人勤快点,种点蔬菜庄稼就够吃,再说生产队分口粮,新媳妇当年就有份儿。村长也觉得可行,于是就这样敲定下来。村里补助李四儿200斤玉米,80斤小麦,李四儿老母又自己加了100斤玉米,全部送给孟大娘,做为她带出胡宁宁的花销。
    李四儿二十七八了,却并不上心娶媳妇,因为他那物事不好使。他父母四十岁才生了他,上面三个姐姐,晚来子可不得了,百般溺爱,他上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和几个逃学的孩子到处玩,长大后不肯下田出力,还是和几个狐朋狗友吃喝玩乐天天混日子,李四儿的老父管不了他,连气带病去世了,他更加放肆起来,和几个二流子整天泡在一起,偷鸡摸狗无所不为。偷归偷,他们只去外村偷,所以本村人虽然看不起他们,倒也没恨得不行,年年村里还给他们补助口粮,估计也是他们没祸害本村的原因。有一次李四儿几个人合伙去邻村偷驴,他在后面掩护被人抓住好顿打,有人在他腿裆部踹了几脚,他疼得快昏过去,之后他发现自己悲剧了,那物始终软个郎当,再也没硬起来过。
    胡宁宁进了李四儿家门,可是勤快能干,家里收拾得整洁明亮,虽然李四儿经常不着家,她也把李四儿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缝补得整整齐齐。吃了半年饱饭,这胡宁宁相貌发生了极大变化,小脸白里透红,吹弹得破,眼含秋水,唇若敷朱,把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全比下去了,原来那些想娶胡宁宁没娶的人家真是后悔坏了。李四儿的老母也欢喜在心,要么出去找人唠嗑显摆,要么催李四儿赶快生个孙子出来,李四干脆住在外面,不给老母面见。
    胡宁宁不知李四儿为什么不碰自己,她其实只有十五岁,谎报成十七岁,对男女床事一知半解,乐不得李四儿不碰她。勤快摆弄菜园子,再加上生产队分的粮食,她只觉得这日子过得很好,很满足。
    然后李四儿老母不满足,见到李四儿就哭天抹泪要孙子,装病卧在床上,李四儿才觉得这事大了。他也挺喜欢胡宁宁,长得好还勤快,可是他不敢动胡宁宁,生怕他不能人道的事,被老母知道,他虽然好吃懒做不学好,但是对老母还有份孝心,如果他真能人道,又有好媳妇,说不定真能走上正道也未可知。
    东北的冬天很冷,为了节省烧柴,集中取暖,家里人往往都凑到一屋里居住,胡宁宁家也是这样。夏天,胡宁宁住在西屋,老太太住在东屋,天一冷西屋就不再烧火,胡宁宁也搬到东屋住,因为东屋有南北炕,这也是早先东北人的居住习惯,一般的房间都设计成南北两铺炕的格局,两代人同住时,年轻人通常住北炕,会在炕边上拉一个幔子,或者干脆不拉幔子的也有。
    老母一番哭诉,李四儿烦得不行,说:“好,好,好!我今晚就回家住!”
    虽然他的语气充满不耐烦,李四老母还是很高兴,把个胡宁宁支使的团团转,胡宁宁本来想挂个幔子挡一下,但是她个头不够,钉不了那么高的挂钉,也就放弃了。
    晚上李四回来了,胡宁宁端来热水帮他泡了脚,他上北炕躺下了,想着外面有月光,屋里太亮不方便行事,就说怕他那些哥们一大早就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