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6
不孝顺。
假如你父亲要杀你。那你就得乖乖等着被杀吗。不然你就是不孝。
假如你父亲让你去杀人。你也需要去做吗。不去做就是不孝顺。
假如你父亲让你做更出格的事。我只是举例。举例啊。比如说谋逆。难道你就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父亲谋逆而不去揭发检举。甚至还要同流合污。否则就是不孝。
我们都说父慈子孝。那像这样父不慈。还怎么要求子去孝。
作为男子。你们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有‘多年媳妇熬成婆‘一说。那是因为做媳妇的就必须事事听从婆婆的话。不管这话是对是错。做媳妇的必须要听从并按着婆婆的要求求去做。否则一顶不孝的大帽子压下來。做媳妇的就会被处罚。甚至遭到自家相公的不喜。甚至可能被夫家休弃等等。
虽然这个案件看着只是个个案。但是这个案件隐藏的背后。却是极为普遍的一种现象。
如果这个嫡子沒有戴罪立功呢。那他弄不好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多余的话王姒宝沒有再说。也不需要她说什么。该怎么做。在座的各位应该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王姒宝手中第三題的问題是户部提出來的问題:怎样增加户部收入。
王姒宝在沉思过后给永盛帝的答案还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个问題就更敏感了。如果她要是将心里的想法全都说出來的话。弄不好就有可能给整个和顺侯府带來灭顶之灾。
这个答案要说起來其实更简单:就是增加赋税。
可这个赋税从哪里出就是关键了。
从老百姓身上出。时间一长。必然会造成民不聊生。甚至到最后还会引发暴乱。但要是让增加的赋税从世家、勋贵、官员等这些贵族身上出。那到时势必会引起众怒。最后他们当然不会将这些怒气发到皇帝身上。但肯定会将这些怒气发到出主意的王姒宝和和顺侯府上來。
所以这个问題。她傻了才会说实话。到时候引火上身。
但是她还是给林溪写了一份自己的答案。
得民心者得天下。
要想得民心。最快也是最实际能收买天下黎民百姓人心的就是给百姓减赋。
这也是每个帝王一遇到像登基、娶后、诞下嫡长子、整寿寿诞或者是天灾、**等等重大事件时。都会颁布召令:大赦天下、减赋三年。
在王姒宝看來。大赦天下这样的事就可做可不做了。
如果将一些乱臣贼子、江洋大盗、杀人狂魔等等罪大恶极的人也放出來。那不是更加的危害社会吗。那还不如派人重审冤案。让那些真正应该释放出來的人。让他们光明正大的从狱中走出來。今后好堂堂正正的做人这样來的更实际。
减赋三年呢。看着是一个好的政策。但是三年过后呢。
如果国库三年内收入减少。那么为了充盈国库是不是就需要将减少的这部分补回來。说白了。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到最后。这笔钱还是要从百姓身上出。
林溪看过之后。在纸上写道:那你的想法究竟又是什么呢。
他现在对自家小未婚妻可是越來越刮目相看了。
...
第一百二十三章 殿试终
王姒宝想了想。提起笔在纸上写道:
从百姓手里弄钱是要有限制的。那么为何不从那些从來就沒有收过税收的地方入手呢。
这从來沒有收过税收的第一个地方。就是世家、勋贵这些贵族家们的商铺。
朝廷明文禁止为官之人经商。
但是全天下当官的人真正沒有经商的又有几人。
他们本身是不经商。但是打着他们名目经商的家人还少了。
就说他们和顺侯府。外面的商铺还少吗。但是这些商铺当中又有哪家是需要缴税的。
想想看。这不就是一个新的。也是最有效的增加税收的一个点吗。
既然朝廷明文规定官员不得经商。那么这些商铺就都不应该享受为官之人不用交纳各种赋税的优待。
因此。按照律法。只要是商铺就应该通通缴税。
那增加赋税的第二个地方呢。
当然还是由这些贵族出。
朝廷有明文规定只要是有功名在身之人。就可以享受到相当优厚的待遇。这也是寒门庶士拼死拼活读书的原因所在。
还是那句古话。‘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完全就是给众位读书的人展开的一幅美好的画卷。让他们更有动力去读书。
但是这句话却绝对不是什么戏言。
现实是。当这些读书人考取了功名后。有一条最直接的福利就是可以免除一切赋税。
这样有很多乡里相邻的为了少交税。就将自己的田地挂到这些有功名人的身上。最后。本來应该是官府的税收就都跑到了这群人的手中。这群人也就慢慢开始有了自己资金的原始积累。
作为贵族们來说。他们更是占据了天下一半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