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
好好考一场,一直蹉跎到如今都30出头还要考院试。
闵村有百多户人家,上千口人,基本都姓闵。
其他少数不姓闵的,也都沾亲带故,没有纯粹的毫无关系的外姓。
他此次到府城前便已同妻子说好,自己已到而立之年,若此次再不中,便准备放弃科举,专心在家帮着种田养猪教养孩子,再收上几个童子,每月挣上几百文钱来贴补家用。
因她读书耗费大又不事生产,兄弟四人早早便分了家,乃闵父为免他们兄弟阋墙主动提出的。
兄弟四人中,他孩子最多,另三个加起来才12个儿子5个女儿,她一个人的儿子就有七个,女儿三个,都超过人家加起来的一半。
这么多年下来,要不是靠着岳家和两个姐姐帮衬,半夏的小家早撑不下去。
到如今,家里都养着岳家给的两头母羊,为孩子们产奶喝;家中的鸡蛋更是从未缺过,都是岳家旬日给拿来的。
半夏此前虽没了记忆,但本能还在,岳家拿来的吃食,除了孝顺父母些许外,都给了妻子和孩子们吃,让他们补身子。
而半夏自己为了干活不累,自学了许多种手艺,改良了许多种农具,无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贫瘠的土地和干旱的天候,无论他们怎样辛苦的劳作,始终也在饥饿中度过。
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可以让村人都省些力气,减少些辛苦。
最另她忧心的考运问题,她仔细回忆,每次好像都是意外,并未发现有人为痕迹,但要说运气真这般差,她又总觉哪里不对,无奈如何想都想不出头绪,便也只能无奈叹气,只不知没恢复记忆前她为何不能打开空间和系统。
无论如何,她学问扎实,挺过这次意外,后面如无意外,成为生员是不成问题了,前提是无意外。
她如今要做的,便是尽可能取中前十名,如此,便不用再参加科试,直接就能得到参加乡试的资格,也能省下一份食宿费用。
如今他们五人同住西厢南屋,正房的三间,由两户常住的人家租住,租金共500文每月,东厢的三间仅次于正房,是为450文,西厢的三间则是400文,三间倒坐房最便宜,为三间300文,倒坐的三间都是单独开门,有三户长租房客。
只有他们西厢的三间,和对门东厢的三间为赶考的学子,俱共赁三间屋。
廪保独住一间,考生共住一间,堂屋靠窗的两侧分别有两张书桌,共四张,两个角落在两张书桌之间,是一个置物柜,分别可以放考生的那种考箱,放书和行李等物,可以上锁。
再往里些,通往两边暗间屋门的前面正中也有一书案及置物柜,如此,极大的保证了五张书案前的学子,都可以最大程度上获得外间的光亮。
屋后的空间用屏风隔开,这里是放置杂物米粮的地方。
两边屋中,靠后墙的一侧为炕,炕前靠两边的是各一个灶台,灶台对面是通往堂屋的门。
靠窗的空地上,北屋是布置成书房样式,而南屋则是餐厅兼厨房样式。
这种民居最低也要交一月的房租,不论你是否住够一个月,房租都是不退的。
至于押金,像他们住的屋子,一看就是特地为赶考学子准备,屋内有家具陈设,押金甚至比租金还高,要二两银,一些除了灶台大炕外完全没有其他家什的屋子便用不着交押金,都是上打房钱,到下月初,继续租就先交钱,没钱就离开。
因为廪保生有经验,他们都是算好了时间来的,放榜后正正好一个月,多待一日便要多交一月的租,谁也舍不得。
400文是他们5人均摊,廪保的吃住都是他们这些童生负责供养的,每人每月光在明渊府就要80文钱。
80文听着不多,但小麦12文1斗,120文一石,也就是125斤,80文都能买三分之二石小麦了。
半夏他们家里连大带小12口人,每日才耗费一斤麦,一石卖够他们吃4个多月。
当然,现代人光面粉,成年女性一个人就能吃上两三斤,孩童才1斤,这还不说麦子变面粉之间的损耗。
她并没有写错,就是一家12口人每日耗费1斤麦,现代人也差不多要这么多……就是两三斤的面粉或米饭的量。
但吃饱和饿不死之间本就隔了个巨大横沟,没谁的计量是错误的,错的是时代。
说回房租,每在省城多耗费一个月,别的不说,光房租就够一家12口人三分之一年主食口粮的量,家里没矿的一般人真的吃不消。
来回路上为省钱,他们都不住店,只找民宿借助,或住破庙。
民宿每人每晚给人家3文钱,不但能舒服的住一晚,还能管一顿饭食。
尹县距明渊府有400多里,他们每日行50里,赶一赶,8日便能到尹县县城。
正场录取人数是比复试多一倍的,半夏自己的名字赫然位列榜首,故而,第二日复场时,她便更为谨慎。
五日后,看着自己院案首的名次,半夏总算